2016 年江西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认知主义理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 9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学习的方式是() A:接受、合作、创新 B:自主、竞争、发现 C:自主、创新、合作 D:自主、合作、探究 2、A 居民区的月底统计用电情况,其中有 3 户用电 45 度,5 户用电 50 度,6 户用电 42 度,则平均用电()度。 A:41 B:42 C:45.5 D:46 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教育家。 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4、此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也是考查的重点。是教师同事之间良好沟通的基础。 A:少争多让,善于倾听 B:容忍异己,理解宽容 C:坦诚相见,赞美欣赏 D:巧用语言,珍惜情谊 5、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要进行得顺利,关键在于__ A.教师讲解清楚 B.适当组织教材 C.确保材料难度适中 D.相关技能和动机的具备 6、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华生 D:斯金纳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孙子兵法》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作者是刘禹锡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作者是王籍 D:“满招损,谦受益”出自《易经》 8、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__ A.提高社会生产力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 D.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 9、进一步发展条件反射的理论,提出社会学习理论的是() A:班杜拉 B:桑代克 C:斯金纳 D:华生 10、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认识的过程称为__ A.定势 B.变式 C.直观 D.表象 11、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神舟”五号飞船进太空 D:“远望一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12、在安排课程表的过程中,学校要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好课程计划所规定的每一门课程,使每一门课程都处在能发挥最佳效果的恰当位置,从而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这是安排课表的____ A:迁移性原则 B:生理适宜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称为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