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常军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年第 06准湖•港*,、裔城/比 fRth色呼市。肥忘图 1 了畀史杭灌区工程示意图蕩史杭灌区淮南市淠史杭工程巨大效益及其精神价值表 1 涝史杭灌区与都江堰、红旗渠比较名称潺史杭都江堰红旗渠数量灌区灌溉面积1198104354(7 畀史杭是其 20倍)(万亩)惠及人口1330近 7056(万)(7 畀史杭是其近 20 倍)Q 畀史杭是其 23 倍)表 2 理改善农业生产能力情服批表名称控制鹼駆耕地峨有效鶴面积水歸产粮舒量刖1160 万亩120 万亩L1150 公斤后1.4Jkm21(X)0W1.85650 公斤变化全省国土 1/10全省 1/6全省 1/4 牖 7.3倍提髙 0.68倍提髙 3.3 倍全省 1/4摘要:“淠史杭精神”是江淮人民 1952 年至 1972 年间在江淮大地淠史杭建设中战天斗地的智慧结晶,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财富。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变成一个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工程,其事其神,让世人景行,值得传承与弘扬。关键词:巨大效益;精神价值;淠史杭工程中图分类号:S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6-0022-04淠史杭,一个纯粹的治水工程,却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演变成一个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生态文明工程,其事其神,让世人景行。淠史杭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人民在江淮大地上铸造的一座丰碑,彰显了江淮人民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牺牲奉献的淠史杭精神。一、人间天河淠史杭(一)淠史杭水利工程“走千走万,不走淮河两岸”,淮河流域一度洪水肆虐,泛滥成灾,淮河①成了一条“害河”。1950 年淮河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水患。毛泽东主席在翻阅当日的报纸时发现一篇报道[1]:淮河地区遭受特大洪涝,洪水滔天,浊浪排空。灾民在求生中,有的被淹死,有的被蛇咬死……主席读后心情十分沉痛,久久不语,他提笔写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1952 年 1 月开始在皖西先后修建了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龙河口、白莲崖等六大水库。这就是创造了人间奇迹的淠史杭水利工程。工程拦腰截断淮河的几大支流,削减洪峰,缓解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为淠史杭灌区工程奠定了防蓄功能。(二)淠史杭灌区工程“洼地洪水滚滚流,岗上滴水贵如油。一方盼水水不来,一方恨水水不走。”[2]江淮分水岭两侧,峰圆坡缓,垄畈相间,河汊虽多,但水低田高,无雨则旱;沿河洼地,一雨成灾。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