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VIP免费

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_第1页
1/16
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_第2页
2/16
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_第3页
3/16
1 柯本氣候分類法簡介一、前言氣候是具有複雜機制的各種氣候要素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所以沒有一個氣候學家能夠發展出一個適用於所有地方、所有使用目的,對氣候特性有完整無遺描述的氣候分類系統。故此,在發展一個氣候分類系統時,最重要的問題是如何界定氣候,如果僅用一種氣候要素,雖然仍然可以表現很多氣候資訊,但顯然很難符合”氣候分類”的要求,如果同時考慮很多氣候要素,則系統會變得很複雜混亂,不符合氣候分類的目的(Robinson & Henderson-Sellers,1999:117)。另外,氣候分類系統是要落實在氣候區劃工作上,但是氣候區的劃定就如同其它地理現象的分區,會牽涉到時間與空間尺度(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的問題,例如適於劃分小區域的分類指標常不能應用於大區域上,反之亦然。氣候分類系統還因氣候區劃分的目的不同而分為型態學上的分類與發生學上的分類,前者是將各地的氣候分別歸納為不同的氣候型,以區劃氣候景觀帶,例如草原氣候或針葉林氣候,故手法上是「經驗」的,常以二、三種具代表性的氣候要素的臨界值為分類指標;後者是從氣候的發生過程入手,在時空間上有相同的氣候發生過程的地方就劃為同一個氣候區域,故此這樣的分區有助於氣候學本身的研究工作,但是如何將綜觀氣候 (Synotic Climate)及天氣系統的演變等現象轉換為可計量的數據化資料,以進行氣候分類的工作,卻是一個相當困難的課題。由此可以理解為何第一個有系統的、符合科學要求的柯本氣候分類法自20世紀問世以來,雖然廣泛被各地的地理學家們所引用,但也招致很多批評的原因。例如有些人認為柯本分類法的每一氣候型所包括的範圍過大,不適用於一個國家的區劃上,但這個缺點是所有全球性氣候區劃法的共性,全球與一個國家的空間量級是不同的,不能以同一尺度來思考(盛承禹,1991:46);其次,也有批評柯本法所區劃的氣候區並不反映相同的氣候發生過程,經常同一氣候型可由不同的綜觀系統或不同的氣候成因所形成(周淑貞,1998:307)(羅漢民等,1986:124),但是這個缺點也是大多以氣候型態為基礎的分類法所共有。故此在檢討柯本分類法的適用性時,應以此分類法的分類目的著手,來檢討此分類法的缺點所在。二、柯本的生物氣候帶分類柯本法的分類方法基礎及分類目的,是藉全球自然植物帶的分布來界定氣候類型,以建立全球氣候帶的分布。這樣的氣候分類思維,實開始於十九紀中葉的植物地理學的研究。 Candolle(1874)倡議依據植物對氣候的適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柯本气候分类法简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