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的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因为具有很多优点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变得日益频繁,但目前该方法的相关理论分析还做得不够,本文即对该结构的设计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关键词:剪力墙;结构;设计1 、前言进入 21 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尤其在高层建筑方面,应为使用较多,相关的设计和技术工作开展的较好。对小高层建筑,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的规律,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其平面特点, 通常都利用中部竖向交通区设置较多的剪力墙,组成一个较完整或基本完整的核心筒体, 而在外围部分则有框架和剪力墙两种选择,各有利弊。框架布置灵活,施工方便,但因各住户房间大小不一,位置交错,难以形成规则的柱网,抗侧性能较差;剪力墙侧向刚度大,沿房间分隔布置可与建筑平面较好配合,但灵活性差,上下对齐要求高,且施工困难,造价较高。针对这一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及改进,以剪力墙为基础, 并吸取框架的优点,逐步发展成一种比较能适应这种小高层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即“短肢剪力墙 ”结构体系,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设计问题做分析。2 、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2.1 短肢剪力墙特点短肢剪力墙,它仍属于剪力墙结构体系,只是肢长较短。短肢剪力墙截面形式更为多样,通常有T 形, L 形,I 形,z 形,偶尔也会出现 + 形或一形。其在结构布置方面灵活性及可调整性大,墙数量可多可少, 墙肢可长可短, 还可通过不同的尺寸和布置未调整层剪切中心的位置,故不难得出合理的结构方案。就抗侧性能而言,短肢剪力墙介于普通剪力墙和框架之间,其侧向位移曲线仍为弯曲型, 但曲率较普通剪力墙小(图1)。此外,短肢剪力墙一筒体结构的受力性能与框架一筒结构相比有较大不同,由于墙本身的抗侧能力, 楼层剪力并非主要由核心筒承担, 而是趋向于均匀分布, 这一点在后面的实例计算中将会有明显反映。2.2 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特点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在具体结构形式上,则有鲜明的自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2.1 在对剪力墙的支承形式上“框支”与“梁抬”并存。由于墙肢长较短,数量多,不可避免要出现某些墙肢与框支柱完全不沾边,直接支承在梁上的情况, 工程上称为 “拾梁”,这使得框支梁的设计计算变得非常重要。2.2.2 转换结构一般采用深梁转换,由于短肢剪力墙截面形式多样,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