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微电子器件”课程的教学讨论与探究“微电子器件”课程的教学讨论与探究 摘 要:“微电子器件”课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主要讲述各种微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特性及特别效应等,不仅涵盖内容广泛,还存在物理概念抽象、复杂数学公式推导计算等特点,教学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结合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育需求,本文对“微电子器件”课程进行教学讨论与探究,推动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创新能力,以适应微电子行业快速的技术更新。 关键词:微电子器件 教学讨论 電子科学与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XX)02(a)-0212-02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高速进展,微电子技术已成为当代进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微电子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大大推动了航天航空技术、遥测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等产业的迅猛进展,被誉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心脏和高科技的原动力,对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去年的“中兴”事件也表明:要促进我国高科技信息技术的进展,就必须掌握研制高性能微电子器件的核心技术,制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芯片。如今,微电子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微电子器件”课程是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在“模拟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阐述微电子器件的结构原理、基本特性及特别效应等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后续“集成电路设计”、“高频电子技术”和“半导体测试技术”等课程的基础[1-2]。这使“微电子器件”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育体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该课程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而且还存在物理概念抽象以及公式繁复等特点,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展、知识快速更新也对本专业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无论从学科专业建设,还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从微电子产业进展和人才需求战略角度,“微电子器件”课程的教学讨论都非常必要。 1 课程教学改革背景 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前身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从 1990 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下设有集成电路技术方向。随着全球化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进展,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