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问题—探究、师生互动”链式复习模式初探 “问题—探究”教学法是指通过系列化问题设计,在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对知识规律的理解和知识网络的把握,进而形成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问题—探究”教学法适用情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早有明确界定:(1)为形成科学的概念、规律、理论即教材内容大多是理论性的,是揭示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他关系的;(2)原则上不是新的,在逻辑上是接续学过的教材的,根据这些教材,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迈开步子;(3)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探究的,即以这些内容为基础所设置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最近进展阶段。“问题—探究”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复习课教学。 第一,复习课教学不能实行把知识再现一遍的所谓“复现法”教学(常说的“烫剩饭”)。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学习和发现的愿望以及探究新异事物与未知世界的愿望是人性的基本方面之一;心理学家赫布和伯林提出的最佳唤醒理论认为,一般来说,个体偏好中等刺激水平,它导致最佳唤醒,而过低或过高的刺激水平都不为个体所喜好。即便是在今日,我们的许多毕业班老师还在复习中使用的所谓“复现法”教学,就是一种过低刺激,不能为学生制造学习和发现的愿望及探究新异事物与未知世界的愿望的条件,不能达到主动探究知识规律的“最佳唤醒”。 第二,在复习课中用“问题—探究法”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者能够认清学习目标,解决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课堂(章、单元)总体目标;学习者在解决具体问题中随时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解决问题、排除障碍和合作探究过程中相互配合,集思广益,最终使重点、难点知识突破的那种情感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是复习课的宝贵生成。呆板、单调地呈现学习材料,只能使学习者厌倦。变化、新奇、刺激、对比是引起兴趣的有效方法。在自主学习、合作沟通、展示提升、实验探究的情境下取分章或分知识块的单元复习,是建立在“问题——探究教学法”基础之上的“问题—探究、师生互动”链式复习模式: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在整个复习流程中,师生共同设计复习问题是基础。在该环节中,师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盘点新课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规律的形成过程,讨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由易到难的系列化问题,紧扣重点、难点设计问题。注意问题之间的前后联系,承接转合,使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的自主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