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寒夜》中婆媳关系不和谐原因探析《寒夜》中婆媳关系不和谐原因探析 谢鹏程 摘要:《寒夜》是巴金现实主义创作风格趋于圆熟的力作,也是其后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历来讨论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尤其是涉及汪母和曾树生之间婆媳关系的不可调和性,基本上都倾向于从心理、精神、文化、社会、性格等多重视角进行深层次解读,而对于其他客观因素的分析目前还甚少提及,本文将尝试从经济、身体条件、生活环境、沟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在前人讨论的基础上做一些有益的补充。 关键词:寒夜;婆媳关系;不和谐 婆媳关系在家庭中既不同于夫妻之间的姻缘关系,又不同于母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它是家庭中比较复杂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又在家庭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婆媳关系从古至今作为家庭结构中难以调和、微妙复杂的情感,也是社会历史中最广泛最普遍的矛盾之一,从上层贵族世家到底层的平民百姓这种矛盾无处不在,所以一直也颇受讨论者的青睐,无疑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更是不胜枚举。相反,《寒夜》中关于汪母和曾树生之间的婆媳不和谐关系,基本上都倾向于从心理、精神、文化、社会、性格等多重视角进行深层次解读,[1]在经济、身体、生活环境等客观方面的探究性话语极少,而这些也恰恰是构成此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造成的婆媳关系不和谐 经济问题历来是任何家庭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传统封建社会家庭,随着男女婚姻关系的建立,婆媳共同生活在一屋檐下的生活也由此开始,并且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单从婆媳关系分析,假如双方都有共同的归属,就有共同的经济利益,双方也自然都希望家庭兴旺发达。这是婆媳利益一致、乐观的一面。但同时也可能引发严重的经济问题而导致婆媳关系的不可调和。比如家庭经济的管理权、经济收入的不平衡。从经济学的视角品读《寒夜》,可见汪母和曾树生之间婆媳关系的不和谐与根本的经济问题也息息相关。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婆媳经济管理权之间的颠覆 《寒夜》描写的家庭是一个旧社会小家庭,在当时这樣典型的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下,男人理应是家庭经济的主宰者,然而这个家由于汪文宣父亲的过早去世导致公公角色的缺失,因此家里的经济的支配权就一直由汪母掌管。在汪文宣长大和曾树生同居生活之后,根据旧社会的伦理观念作为婆婆的汪母经济管理大权理应荣升一级,但是事实却截然相反。汪母年轻时候虽然是“昆明才女”,算得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