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三课联动:构建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育科研新常态三课联动:构建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育科研新常态 近年来,平望二中基于农村薄弱初中的办学情况,努力推动教育科研转型 ,积极构建以“三课联动”(课题、课例、课堂)为核心的,基于融合的校本化教育科研新常态。 基于融合:教科研组织与管理 一是组建一支队伍:“学校教科研协作组”,实现教科研组织的融合。学校成立了一支教科研一体化的教科研骨干队伍——教科研协作组,将学校教科、教务、德育等处室的核心成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学科骨干老师组织起来,形成覆盖全校各条线和各学科的教科研组织网络。教科研协作组每月定期进行活动,将学校的课题讨论,校本教研,教科研培训,课程开发等诸多工作有机整合,促进各条线和各科的协同配合,实现教科教研的组织融合。 二是创新一种制度:“教科研联席例会制”,实现教科研活动的融合。学校创新教科研制度建设,将每学期初分别召开的教研、教科工作会议合而为一,进行“教科研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成员有教科研领导小组成员、教科协作组全体成员,其中包括了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成员以及教研组长和学科骨干老师;会议的内容整合了课题讨论、主题教研、校本课程等所有教科研工作的思路和安排。教科研联席会议的召开不仅从形式上实现了教科研活动的融合,更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教科研制度文化,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进展。 三是围绕一个主题:“深度备课主题教研”,实现教科研内容的融合。围绕深度备课这一教科研主题,学校的校本化教科研活动就有了内核,各教研组的主题教研也就有了目标和抓手,聚焦主题使各学科的校本教研品质得到了提升。比如,物理组则瞄准“初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训练的讨论”展开深度备课,重点讨论初中物理教学课例中如何找准学生的思维起点,合理设计思维冲突,关注学生思维呈现,促进学生思维进展,以此为重点设计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校本教研在具体目标、具体内容的引领下扎实开展。 三课联动:教科研活动与特色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是课题为引领。作为课题的拓展与延伸,学校在十二五课题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成果,继续将“课堂教学讨论”作为主攻方向,坚持使教育科研服务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的提升。学校成功申报了主课题“深度备课:农村初中构建高品质课堂的实践与讨论”,提出了“以深度备课优化主题教研,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促进教科研融合共生”的教科研转型思路,有效促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