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东乡族聚居区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及对策东乡族聚居区双语教学模式选择及对策 东乡族是甘肃省世居民族之一,东乡族的主体世代生活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东乡县)境内。东乡语属于蒙古语族,有语言无文字(作者注:关于东乡语,一种说法是有语言无文字,主要是无法律规范通用文字;另一种说法是有文字,称为“小经”,是用阿拉伯语字母拼写东乡语的一种拼音文字,主要使用者为掌握阿拉伯文拼读法的群众,主要用于记录民间文学、作札记和通信等[1]。由于“小经”在东乡族群众中不通用,也没有法律规范的书写形式,本文采纳第一种说法)。东乡县曾经从 20XX 年秋季起,在那勒寺小学等 8 所小学开展了双语教学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但由于双语教学实验经费不足、双语老师培训困难等原因,该项实验只维持了 10 年时间。尽管如此,由双语教学实验形成的双语教学方法在东乡县各小学被普遍使用,主要方法是在低年级(一至三年级)的课堂上以东乡语为辅助教学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解释,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教学语言的使用上坚持“东乡语由多到少,汉语由少到多”的原则,在四年级后逐渐过渡到全部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 虽然东乡县曾进行双语教学实验,也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成果,但是东乡县干部、群众中仍有人认为学生学习汉语负担已经很重,没有必要再学习东乡语;也有人认为实行双语教学会进一步拉大东乡族学生与内地城市学生的学业水平差距,不利于学生的进展。加之东乡族有本民族语言但无法律规范通用文字,对于东乡县是否应该实施双语教学、采纳何种双语教学模式,仍存在很大争议。 东乡县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进入 21 世纪,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经济社会的进展,民族地区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越来越多,很多东乡族家庭选择将子女送入普通学校学习,目的是让孩子从小学习普通话,在将来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大学,走出民族地区,得到更多更好的进展机会。与此同时,大多数东乡族群众越来越发觉母语东乡语的衰微,进而发出了保护东乡语的呼声。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少数民族群众知道普通话有利于扩大沟通,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理解,但母语“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用于沟通的工具,更承载着少数民族的文化,是少数民族成员民族心理的表征和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也是少数民族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活的象征”[3],是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少数民族群众对母语有不能割舍的情感。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