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合理性问题讨论 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合理性问题讨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在我国已经实施多年,绩效工资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深化人心。绩效工资的实施,取消了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不合法、不合规的项目,明确了津贴补贴的可发放水平。同时,绩效工资综合考虑了各地经济进展、财力、物价消费、城镇单位在岗工资水平、公务员的津补贴水平等因素。 事业单位在执行绩效工资过程中,普遍将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个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物价、经济进展和员工岗位职责因素,起到一个基本的保障作用。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是与员工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结合,体现的是多劳多得。在执行过程中,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由各地统一设立相应项目及标准,比如:浙江省设立了生活补贴、岗位津贴、工龄补贴等项目,因为有标准可依,所以事业单位只需要按对应的条件执行就可。奖励性绩效工资,一般是由单位自行确定,虽然需要报主管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备案,但是具体设立哪些项目,则是由事业单位自己根据情况决定的。绩效工资实施以来,广阔事业单位在上级确定的总量范围内,仔细执行相关政策,较好的利用绩效工资手段解决了单位稳定和进展的问题。但是作为事业单位,在总量确定的范围内,如何设置奖励性绩效工资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事业单位类型比较多,以学校为例,教职员工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等内容展开的,因此学校在设计奖励性绩效项目时,基本是围绕以上工作内容范围来设立的。但是设置时存在如下问题: (一)权重问题学校在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上应该如何划分权重 ,各占多少比例,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以参考。一些学校设置奖励性绩效工资项目时,没有考虑权重问题,没有将学校进展的重点工作与项目设置充分联系起来。 (二)项目标准问题在具体设立不同项目津贴标准的时候,存在标准确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难的问题。比如:对于不同的工作,寒暑假到校工作 40 元/天,教工晚上住校值班 60 元/天,教工晚上不住校值班 20 元/天,这些不同的津贴标准虽然考虑了工作内容的差异性,但是否与工作量完全成正比例,值得思考。又比如:老师辅导一篇论文 40 元,老师答辩一个学生 40 元,这个相同的津贴标准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可能忽视了不同工作的量的区别。 (三)同工同酬问题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