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预算单位的财政拨款和预算外经营收入,在经济活动所进行的控制、核算和监督等工作。事業单位收入性质的特别性,预决算、国有资产、收支等不同筹划会降低单位成本支出,全方位管理资产,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这就要求单位创新财务管理方式和制度,以适应新形势完成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任务。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实现预算工作及有效执行,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国有资产的使用安全,发挥政府职能性作用,促进社会经济的进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单位管理层财务管理观念意识薄弱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管理层缺乏对财务管理重要性认识,事业单位管理者认为财务工作只是核销发票、记账等,不能有效利用财务数据分析资金的执行情况。财务部门在经营过程中的重大决策参加程度不高,管理层忽视了财务管理的全局性,惯性的管理思维使财务管理工作水平难以上升新水平。再有每年的预算编制、内控建设、风险评估、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认为就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各部门的具体职责、责任分配不明确,影响了整体财务管理的效果。 2.预算管理方法不完善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与监督管理不到位会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一般都是单位内部财务部门进行单独的管理,财务管理工作只在财务部开展,这就容易造成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间财务信息不畅通,不利于各部门对于财务信息的猎取与利用,各部门难以根据财务状态及时调整。编制时采纳预估方法,或者以某一年度数据填报,由于职能体系的不协调没有结合业务进展状况进行编制导致绩效目标设定不科学,缺少真实性。预算编制中产出指标与效益指标模糊,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导致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效率不高。预算执行完成后又缺少问责问效等,有的采购项目缺乏可行性论证,不能持续进行影响执行进度。由于财政监督管理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资金的去向监督不够,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追求支出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效目标,及项目实施完成后的效果后续跟踪不到位,使得单位预算在实际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以及不足。与此同时,预算绩效评价只是开展单位的自评价,缺少外界的监督,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被弱化。 3.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事业单位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可以确保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及相关资料真实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