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侨务公共外交助推软实力侨务公共外交助推软实力 “讲好中国故事,建立‘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对外传播的实效,真正让中国声音使外国受众入情、入耳、入心、入脑。”9 月 27 日,在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政策法规司与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共同举办的“侨务公共外交专题研讨会”上,国务院侨办副主任何亚非如此描述新时代的“侨务公共外交”理念。 何亚非说,尽管公共外交是一个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但早在中美建交之前,以“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中日民间沟通推动两国邦交正常化等著名案例,已为中国公共外交描绘了些许雏形。而如今,随着全球化的深化、新媒体的兴起,公共外交突破了以往的传统范畴,以多元的方式让世界“听到、理解”中国声音。这其中,华侨华人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立体交叉的世界”发挥软实力 20XX 年,“侨务公共外交”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正如何亚非所说,“侨务公共外交立足于民间的广泛交往、沟通,有别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侨务公共外交更具柔性,借助和体现的是文化沟通等软实力。” 当前,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何亚非认为,除了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外,日益紧迫的全球治理问题,包括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等,也让国际社会面临着新的机制改革。带来改革开放成就的“中国模式”,虽然中国自己未予推广,但受到进展中国家欢迎,也引来西方国家的担忧。“作为东方大国,沿着一条非西方的、社会主义道路快速成长,这在近代史上是第一次,对现有国际体系也产生了冲击。国际社会总体欢迎,但‘霸权’国家高度警觉,部分周边国家也有一些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舆论‘抹黑’中国,国际舆论总体对中国还不是很有利。” 对此,在美国生活了数十年的李学海深有体会。作为美国威特集团董事长、美国亚裔商业协会共同主席,李学海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为中国正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很多时候,美国人会拿关于中国的错误信息、偏见来作为议案依据。美国当地的华人社团、商会等不得不发表文章,或者以我们自己的行动来争取权益。” 如今,公共外交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传统边界摩擦。何亚非表示,随着互联网媒体的迅速进展,人们告辞了“扁平世界”,迎来了一个“立体交叉的世界”,互联网形成了国与国之间的“新边疆”。“如今互联网的竞争激烈和残酷程度,不亚于战争。必须强化网络空间的主权意识,像重视海洋、领土等其他疆域一样重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