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探析 信贷是怎样产生的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商业信贷活动中的道德风险广泛存在于银行与企业之间,成为产生信贷配给最重要的原因。本文将运用信息经济学的原理,从企业的项目选择及贷款偿还选择两个角度出发,对商业信贷中的道德风险进行探析,以解释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谈一点粗浅的防范建议。 一、从项目选择角度看信贷配给 首先对项目选择风险进行分析。假定一个企业决策者有优、劣两个项目可供选择,优项目可以按概率 PG 获得每单位投资产出 G;劣项目可以按概率 PB 获得每单位投资产出 B,那么优项目的预期收益就是 PGG,劣项目的预期收益就是PBB。项目的好坏取决于预期收益水平,而并非取决于项目的单位投资产出。一个预期收益高的项目即使其单位投资产出低也是一个优项目,而一个预期收益低的项目即使其在低概率成功条件下能获得高产出也只能是一个劣项目。由于银行是从项目投资者处获得固定收益,因此,从银行的角度考虑,它当然希望所有的投资者都选择优项目。 但是,从企业管理者角度而言,它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不完全遵从银行的意愿。在银行不监管企业使用贷款 R 的前提下,企业只有在满足下列条件的情况下,才会自觉地选择优项目,即 PG(G-R)PB(B-R)(1) 对式(1)进行变换可得:R 当贷款数量 RRC 时,企业会选择劣项目,而劣项目成功的概率 PB 微小,所以银行会选择一个适当的信贷量 RS,它是一个与预先设定的预期收益 E 相对应的信贷量 RY 很接近的数量,用公式表示为:RS=RY+ε,ε 是一个很小的正数,以保证 RS 不能大于 RC。这实际上就是通过控制对借款者的满足度(即信贷配给)来控制借款者的道德风险。 二、从企业贷款偿还选择角度看信贷配给 假设企业从银行得到利率为 r、数量为 R 的贷款,企业的投资收入为贷款数量 R 的函数 f(R)。那么,企业在单位时间的静态利润可用下式表示:л=f(R)-(1+r)R≥0(2) 假如企业的投资收入 f(R)<(1+r)R,企业将无力偿还贷款,此种情况并非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贷款还款的道德风险,引发这种风险的原因可能是企业选择了劣项目。假如企业的投资收入、支付本金和利息与不偿还成本有如下关系:f(R)(1+r)RCno,即RCno/(1+r)(3),其中,Cno 是不偿还成本,则企业会选择不偿还策略。 上述方程反映了企业是否偿还贷款的经济决策过程。方程(2)表明企业偿还贷款的条件是企业要有正的现金收入,投资收入要大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