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共观测 6 个时段,两个已知 WGS84 点,其余为新点,基线长度在 4-25km,平均长度 11km。 2、LGO 基线解算设置全部默认,导入数据为由 LGO 生成的 RINEX 数据,和直接导入 DBX效果一样,包含天线相位偏差。解出的基线全是固定解。环路报告为默认设置。平差方案中约束两已知 WGS84 点,自定义先验方差。 3、TGO 基线解算设置除阀值由 3.5 改为 2.5,其余全部默认,导入数据为 LGO 生成的 RINEX数据(O 文件的天线高手工+0.0644m,即加了一个 L1 的相位偏差),对卫星进行了个别观测段的删除,解出的基线全是固定解。环路报告为默认设置。平差方案中约束两已知WGS84 点,加权方案自动。 4、对比结果: 4.1 基线 LGO 的解算速度明显高于TGO,且使用LEICA 的静态数据,LGO 的基线结果和TGO 的基线结果基本符合相应等级的复测基线标准,但是基本上TGO 的基线长度要长过LGO 的结果,精度上TGO 比LGO 差很多。 4.2 闭合环路 LGO 直接默认输出,仅生成6 个最小独立环,相对闭合差在0-1ppm 之间。TGO 也默认输出,生成96 个三边环,包换同步环和异步环。如果按照《规范》检核,TGO 有9 个同步环闭合差超限(超限很小,因为本身同步环闭合限差就很小,极易超限),而LGO 则无法进行检验,但是我并没有对TGO 中环路闭合差超限的相关基线进行删除,而是依照规范的要求对“全部基线”进行了平差。 4.3 无约束平差 在WGS84 系统下进行,LGO 平差结果和TGO 平差结果对比如下: 两种软件解算精度相当,中误差差值在0-3mm,但是TGO 还是略逊TGO,由于无约束平差中起算点的不同,两套结果的绝对值无法进行比较,但是如果起算点相同,平差结果的差值应当在1cm 以内。这里要提到的一点时,无论使用哪种软件,如果工区内没有WGS84 起算点,如果又是使用无约束平差的结果来求取转换参数的话,那么整个网,包括以后的RTK 工序,都必须基于同一个 WGS84 起算点,而如果一切默认,那么使用 LGO和TGO 求出的转换参数就会不同,且点位差值会有一系统偏差,以此为例,则纬度和纬度差值0.03 秒也就是0.9m,大地高差值2.5m,这是比较可怕的局面。必须加以注意。而如果无约束平差的结果没有用途,仅用来检核粗差,那么就可以不用顾忌软件自己选取那一个点作为其算,直接默认即可,在约束平差的时候,加上必要的位置约束以后,相当于一个系统的平移,不会影响最终的平差结果。 4.4 约束平差 约束平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