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 梁启超三拒红颜国学大师梁启超自小聪明,17 岁参加乡试,成了举人。当时主持乡试的考官、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李瑞棼,对粱启超的才华极为赏识,当即请人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他。1898 年 6 月,光绪皇帝下诏变法,参与维新变法的梁启超,由此登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 然而,好景不长,百日变法失败, 康有为、梁启超匆匆逃亡日本,李惠仙只得避居澳门。第二年秋天,梁启超将家人接到了日本。不久, 28 岁的梁启超应康有为之召,前去美国檀香山办理保皇事宜,在那里邂逅了美丽大方的何惠珍。 当时,梁启超在檀香山演讲。 何惠珍为其担任翻译,两人配合默契,演讲活动盛况空前。 此时,何惠珍对才华横溢的梁启超暗生情愫,活动过后,向他表白了爱慕之情: “今生今世,我之心唯有先生⋯⋯”“不行,我家中已经有妻子了。 ”粱启超明确地拒绝了她。初遭拒绝,何惠珍不仅没有气馁,反而为梁启超的忠贞感到快慰。事后,为博取梁启超的好感, 她动员父亲为康、 梁保皇之事捐了一笔款, 并托人设宴向梁启趟突接捐款事宜。席间,梁启超又一次见到何惠珍。这次,何惠珍提出一个让梁启超心惊的要求:“我情愿下嫁梁先生做小。 ”晚上,回到寓所的梁启超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 何惠珍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她作出这样的决定,其痴情实在令人感动。他们在事业上,确实可以相互扶持,可是,他和妻子李惠仙这些年来一直相濡以沫,感情深厚,怎能让妻子伤心 ?为此,他异常苦闷。于是,他连夜给身在日本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余归寓后,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闻此事将笑我乎,抑或恼我乎?”梁启超心想,妻子接信后,定会生出一些醋意——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 来,大骂他一顿,这样,他发热的头恼也好冷静一下。很快,妻子回信了。梁启超打开信后,愣住了,妻子给他寄来了《关雎》:“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竟然乐意成全他的婚事。 李惠仙说:“我远在日本,不能照顾,先生身边若有个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顾,岂不更好?”梁启超在妻子的宽容面前惭愧万分,将妻子的信转给何惠珍。何惠珍一看,欣喜地笑了,说道:“惠仙姐贤德,我就向她学习,我们就做先生身边的娥皇、女英吧。”梁启超却提笔为何惠珍写了一首诗:“一夫一妻世界会,我与浏阳实创之 (“浏阳”指谭嗣同 ) 。尊重公权割私爱,须将身做后人师。 ”聪慧的何惠珍马上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