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梁文道谈读书篇一:梁文道读书节目遭读者挑毛病读者挑梁文道的读书节目毛病昨天,土豆网和出版机构“理想国”为部分观众放映了他们联合制作的三个影像节目:梁文道的《一千零一夜》 、陈丹青的《局部》和马世芳的《听说》 ,但现场观众不客气地给片子挑起了毛病。《一千零一夜》是一档读书节目,首期节目中,梁文道走出南锣鼓巷地铁站,在北京昏黄的路灯下,来了一段追忆奥斯维辛的独白,讲一本名为《被淹没和被拯救的》的书。他这段节目争议最大,有观众认为,梁文道边走边讲,画面很凌乱,很不适应。梁文道一边诚恳地接受批评,一边解释着自己的主张。在《局部》中,陈丹青从意大利比萨斜塔旁的圣墓园谈起,从十四世纪画家布法马可的湿壁画《死亡的胜利》 ,到文艺复兴、毕加索,以及魏晋唐宋的工笔重彩画都有涉及。而马世芳在《听说》中讲的是歌曲《橄榄树》背后的曲折故事。据悉,从 4 月 10 日起,名为“看理想”的这三个视频节目将在优酷、土豆双平台首播。篇二:梁文道论网瘾以及论读书梁文道:网瘾是一种瘾吗 “网瘾”的真正问题出在主流社会对网络的偏见,更准确地说,这是上一代人的偏见首先,他们限制孩子上网的时间,不让小孩老贴在计算机前面。然后,他们把上网时数过长看作一种心理缺陷,所以用“电击治疗法”来治疗它。终于,一群用心良苦的老师为了拔除一个16 岁孩子的“网瘾”,把他活活打死。问题是,“网瘾”真的是一种病吗?沉迷上网又真是一种不健康的瘾吗?犹如一个人吸烟吸上了烟瘾,喝酒喝出了酒瘾,必须戒除,必须诊治?一般而言,所谓“网瘾”并不泛指上网时间过长,而是说一个人花了太多工夫在网上玩游戏和看视频(尤其是色情视频)。可是大家常常会把所有长期在线的人也视作网瘾患者, 不管他们究竟是在游戏、 泄欲,还是单纯地和别人聊天交流,乃至于阅读不同网站的讯息。 假如我们下意识地以为一个人用去很多时间在网上就很病态的话,那么我们就该好好重省到底什么叫做正常了。2 很多年前,互联网刚刚普及,一批先觉者已经转型成了宅男,闭门在家,终日上网。当时林奕华曾经在他的剧场作品里安排一个角色讽刺这些人, 他说:“某人宣称要在网上认识全世界,可他却从不出门走进这个世界”。 这话说得真好, 起码我曾奉为铭言, 提醒自己可别变为这种脱离世界的傻蛋。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互联网原来不是认识世界的工具;它就是世界。勤于阅读的人叫做书虫;尽管稍稍异常,可这究竟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