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植物分类学原理(3)一、植物分类学的原理和方法(一)原理:达尔文的进化论,共同祖先理论:所有物种都来自一个共同祖先。自然的分类应是单系,即由来自同一祖先的所有后裔组成 。二、分类学三大学派(一)支序分类学派(Cladistics)德国昆虫学家亨 尼克创 立,见于1950年出 版的 《系统发育 系统学原理》( Grun dzuge ein er Th eorieder phylogentichen Syst em atik)性状处理方法: 系统发 育由 一系列二 叉分 支 (a sequ ence of dich ot om ies) 组成,每个二叉分支代表祖先 种分化成两个子 代种 ; 并假定祖先种在 二叉分支时消失。系谱的 分支 点必须完全依据共有衍生特征 。 (近裔有效 )遇到的困难:分支 不一定是二叉的;分 支后原 种未必 消失。共同衍征确定 的困难:趋同现象和极性(进化 顺序)的判定。评价:支序分析 的最大 优点 是检验原 先已 由 表征法 划分的类群的“自 然性”(即单系或 单源)的一种有效 方法。支序分类 是不 能 被接受 的。(二)表征学派(数值分类学派numerical Phenetics )由Sokal和Sneath创立,见于1963年出版的《数值分类学原理》(Principles ofNumerical Taxonomy) 。性状处理方法:所有性状等同对待。性状数量化,采用计算机处理,求出不同类群的相似性。(等价处理)遇到的困难:复杂的性状难以定量化。评价:原理是错误的,方法是可行的。对属下等级的处理有用,对高级分类单位目、纲,或门不好用。 数值分类学最有希望的未来发展可能在于进一步发展加权程序。(三)进化学派(传统分类学派)主要代表为Mayr 和Sim pson ,20世纪40-60年代成熟。性状处理方法:对 独有 衍征(一个姐 妹群所 获得 而 另一个姐妹群 所不具 有的衍生特征)给予了适当的加权 。在分类中不仅 表示 系 谱线(Phelet ic lin e) 的分支而且还 表示它 们随 后的趋异现象。(性状加权)困难:趋同现象 (平行 进化 )、进化 的极 性 判定。评价:较为合理 ,有待 各学 科的发展 。三、传统分类的研究1. 研究对象:以种的处理为基本,并经合理的演绎推理后建立高级分类阶元。2. 研究目的:建立合乎自然的系统发育系统。3. 研究方法:形态地理学方法(多学科资料的综合运用)。4. 研究过程1)标本的采集;2)野外生物学特性的观察;3)文献的研究;4)标本+文献+命名法规的研究(多次反复);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