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台湾海峡两岸防止船舶溢油的现状及协作的展望_船舶溢油信号台湾海峡两岸防止船舶溢油的现状及协作的展望_船舶溢油信号 一、台湾海峡防止船舶溢油的背景 船舶在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对水域环境带来各种污染,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当属石油水上运输中油轮因海难事故造成的突发性的大规模油污事故。 石油是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能源和资源,随着石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石油工业的迅速进展,海上船舶石油运输量的日益增加,特别是大型油轮投入运输,大型油码头的建设和油轮装卸储运作业方式上的多样化,使突发性大规模油污事故的风险不断增加。据统计,从 1965 年至 1997 年,全世界船舶油污事故中,溢油量在万吨以上的特大溢油事故共 79 起,总溢油量为414.6?万吨,其中最严重的一起溢油量达 26.7 万吨。在我国大陆,从 1973 年到 1999 年 3 月,溢油 50 吨以上的重大事故有 53 起,总溢油量 2.9 万吨,其中最大一次溢油量为 8000 吨。 福建作为历史悠久的沿海省份,渔业和水产养殖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水产品产量居大陆第二位,旅游业是福建近几年迅速进展的新兴产业。另外福建还有重要的沿海水域自然保护区 18 个,著名的海滨旅游区 8 个。而台湾,一个四面环海,经济、贸易、工业进展资源莫不仰赖海运为命脉的地区,海洋的重要性更是无庸赘述。福建省沿海有港口 11 个,拥有千吨级以上泊位 99 个。1998 年光福州、厦门、泉州三大港口的进出港油轮就有 7192 艘,石油吞吐量为1077 万吨。台湾平均每年经由各国际港进口的原油量约为 3540 万吨,此一数量还不包括从台湾四周海域附近通过难以估量的船舶运量以及成品油的运送量。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统计数据来看,计有 72713 艘次,总吨位 xxxx 千吨之船舶进出台湾六大国际港。以海峡两岸如此高运量实在难以低估其中的海洋污染风险。一旦发生大规模船舶油污事故,将对两岸的生态环境、航运业和海洋经济业都将造成极大危害。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两岸处理船舶油污事故的主要依据 关于日趋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国际间早已在谋求解决之道。为防止台湾海峡船舶油污,海峡两岸的主要依据有:(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73/78 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1990 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2)《中国海上船舶溢油应急计划》、《台湾海峡水域溢油应急计划》(20XX 年 4 月 1 日施行);(3)台湾《重大海洋油污染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