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高途径与业绩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摘要: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使其达到国际国内金融监管的要求,以增强银行的资信水平和经营稳健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然而,通过各种途径扩充资本后,使得资本充足率临时达到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 8%是有可能的,但是考虑银行资产高速扩张,在资本增加后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再次面临资本金不足的问题。银行的资本补足的长效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论述了分析各种银行业绩指标与资本充足率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目前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途径。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资本结构、资本补足 资本充足率是一个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资产风险预防程度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持有的符合监管机构规定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用于衡量其资本充足程度。在市场经济成熟的西方国家。利用资本充足率的限制管理商业银行资产是一个通用的办法,它成为银行监管的重要工具。1988 年 7 月 15 日西方 10 国集团国家中央银行签订了巴塞尔协议,即《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其中规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能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占风险资产的比例不低于 4%,而在 2024 年 6 月 26 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的新巴塞尔协议,即《资本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修订框架》更是把这一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规定确定为新框架的第一支柱。至此,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监管原则。 1 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现状 资本不足依旧是目前困扰我国银行业进展的重要因素。从表面的金融统计数据看,这几年我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水平大幅度提高,总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2024 年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高达 37 万亿元,同比增长 18.4%;资本充足率达到 8%的银行已达 40 家,比 2024 年增加 10 家,达标行资产约占银行业总资产的 73%,比 2024 年提高 25 个百分点。主要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达到或超过了 8%的监管要求,工行、建行、交行达到了 10%的稳健水平。但这距国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际活跃银行 12%的资本充足率还有很大的差距。资本严重不足仍然是中国银行业的突出问题,根据 2024 年银监会颁布的新的资本监管口径计算,从资本中剔除专项准备、其他准备及当年利润等传统项目,并且对尚未提足的贷款损失准备也从资本中扣减,同时不考虑国内外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