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与特色服务图书馆服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与特色服务 摘要: 儒家思想文化及儒家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的图书馆服务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儒家思想文化对图书馆事业进展的意义,图书馆领导和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建设和进展中如何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多元化的特色服务。 一、当前图书馆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图书馆五定律》中提出了图书馆学五法则:“书是为了读者用的,每一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应有其读者,节约读者时间,图书馆是一个有机体。”根据以上法则来衡量,我们发现在工作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1)在服务管理上,仍是惩处多于教育,缺乏与读者进行多渠道的沟通和互动;(2)在馆藏资源利用上,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挖掘的文献资料所蕴藏的信息的深度还不够,许多文献的潜在价值并未被读者充分利用;(3)服务理念方面,在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的措施较少,对读者成分的分析不够细化,缺少多元化服务。 二、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思想内涵 所谓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主要指服务人员针对服务活动实行富于人情味的服务方式,一般不通过普通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法律规范而实施的一种服务方式。人性化这种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图书馆理论讨论与实践中早有体现。人性化服务是图书馆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在阮冈纳赞五法则中,有四项法则与人直接有关,是人性化思想具体化。其核心是,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进展,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特别形式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生存方面相互依赖关系的具体体现。良好的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在人性的基础之上,因为服务不是僵化的条文,也不是冷漠地按章办事,而是面对活生生的读者,投入相当的情感和思考,以及相互沟通。对各种“法律规范”之外的需要,要给予富于人情味的关注和做出富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造性的应对。图书馆推行人性化的服务是为了从心理上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图书馆服务更加顺应人性,工作更具“人情味”,给读者一种亲和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内核、“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天人合一”的思想所构成的儒家人文精神,以及这种人文精神中所凝聚的实践智慧、处世方略、审美魄力和情趣等,对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