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 年度第 3 学期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创新教育课程作业姓名学号班级12 级水利 1 班成绩创新实验项目名称雨水资源化若干问题及灌溉技术研究课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实验方案、拟解决的关键技术、课题创新点、项目进度安排,要求逐条表述。1.研究现状中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供求矛盾不断加剧, 必须开发利用雨水资源。该文在总结雨水资源化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 , 阐述了雨水资源化的途径 , 分析雨水资源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并提出了创建雨水利用的高效生态模式、研究推广生态安全技术、加快配套技术研究等资源化策略。2.研究方法雨水利用的适宜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受地形、降雨资源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用传统的地面灌水方法和某些节水灌溉方式,也不可能进行充分灌溉,只能实施灌关键水或救命水的局部灌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灌溉水的效益。现介绍几种: 1. 微灌技术微灌 ( 包括滴灌、微喷灌、涌泉灌) 由于具有省水节能、增产优质、适应性强,可充分利用小水源等特点,最适合雨水利用中采用。由于多以一口窖( 窑) 为一灌水系统,控制面积不大,规划布置及设计计算较简单,除对面积较大的窖群要统一考虑规划设计外,一般不需繁琐计算。 (1) 选择适宜的微灌形式。根据窖( 窑) 区地形、土质、作物等情况,选择适宜的灌水方式。对于菜园( 包括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 ,适宜用滴灌。对于果园,适宜用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蒸发量大的地方,不宜用微喷灌。对于庭院种植的花卉、食用菌等,可考虑用微喷灌。对于粮、棉、瓜类作物,适宜用滴灌。 (2) 选择微灌类形。为节省投资,有条件的地方,首先考虑自压方式,没有自压条件时,根据经济和电源状况,考虑用人工手压泵或微型电泵抽水。根据控制面积、作物种类选用固定式或移动式类型。果园、花卉、食用菌、瓜类等,因行距较宽或灌水次数较多,经济效益又高,一般采用固定式。对于大田粮、棉等密植作物或一些面积较小的庭院种植业,多采用移动式。目前有两种移动模式,即一套微灌系统, 2口窖,控制约 0.27m2(4亩) 地,首部用手压泵作动力;或一套微灌系统, 4口窖,控制约 0.53hm2(8亩) 地,首部用微型电泵作动力。移动时,一条毛管可横向移动数次,一组毛管可移到另一处。对电泵系统,为了不停泵,可备用一组毛管,当一组灌完后,先开备用的一组灌水,再等已停灌的一组毛管水放空后,移到另一处要灌的地方,如此反复移动,直到一口窖( 窑) 所控制的面积灌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