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基础教育”案例 一.如何解读学生? 案例 1: 语文学科第三册《海上气象员》一课中的“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班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较为正确地拼读音节,并借助 2 拼音自主阅读。但对于三拼音、整体认读音节以及一些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少数学生在拼读时仍然存在问题。因此教学时将给予特别关注。 在识字、写字方面,本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初步具备了自主识字的能力。大部分学生都能从音、形、义三个角度进行生字的识记。面对不同结构、不同特点的生字,部分学生能找到比较有效的方法进行识记,课堂上可以发挥“小老师”的作用帮助其他同学识记生字,以实现同伴间的相互学习。写字时,不少学生往往不易发现一些细微的笔画差异,因而造成书写错误,如“翔”字中“羊”字变成“羊字旁”时笔画的 3 变化;生字“耍”和熟字“要”上半部分容易混淆。 在阅读理解方面,多数学生能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对于老师提出的一些简单问题,也能够在读文的过程中自己解决。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孩子已经有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但在按照要求把句子划正确方面,学生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圈划词句”,本课需要圈划的是海鸥妈妈预报天气的句子。这句话是海鸥妈妈说的第一句话,估计学生在划句时容易把海鸥妈妈的话整个划下来。因此,课堂上将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海鸥妈妈说的话。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4 帮助学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另外,二年级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尤其是第一学期的孩子,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实际以及学生间的差异,将运用图片、情境创设等方法、手段,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轻松、愉快地读懂内容提供帮助。 案例2: 数学学科《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课中的“学情分析”: 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形概念的学 5 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能整体感悟与辨析线段、射线、直线三个概念。对于今天所研究的内容,他们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只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抽象过程。预计学生可能存在的思维障碍及困难主要是:垂直与平行是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属于纯数学的内容,但四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抽象的过程可能有一些困难。基于以上情况,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展示学生对垂直与平行概念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借助操作、分类、多媒体等手段,来帮助正确理解和掌握概念,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