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学概论》讲义 第一课 绪论 文化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洛威尔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 一、中国古代关于“文化”的说法 在汉民族语言中,“文化”是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如《周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在此基础上,又引申出各种含义:一是指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具体化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 。如《论语·子 罕 》载 孔 子 被 匡 人所困 后 说:“文王 既 没,文不在兹 乎 ? 天 之将 丧 斯 文也 ,后 死 者 不得 与 于斯 文也 ;天 之未 丧 斯 文也 ,匡 人其 如予 何 !”二 是与 质 朴 、野 蛮 相对 ,指彩画 装 饰 、人为修 养 等 。《论语·雍 野 》:“质 胜 文则 野 ,文胜 质 则 史 。”(“史 ”本指宗 庙 掌 礼仪的官 ,这里指虚 浮 。) “化”有改 易、生 成、化育 之义。如《周易·系辞下》:“男 女 构 精 ,万 物化生 。”《礼记·中庸 》:“可 以赞 天 地 之化育 。”指自 然 万 物的生 成、变 易,并 由 此引申为对 伦 理道 德 、社 会 文明 的化成与 塑 造 过 程 的表 达 ,所以“化”又有教 化、迁 善 之义。 总 之,“文化”作 为一个词语,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基本意义是指以体现 伦 理道 德 、政治 秩 序 的诗 书 礼乐教 化世人,与 武 力 征服 相对 立 。刘 向 《说苑 ·指武 》:“圣 人之治 天 下也 ,先 文德 而后 武 力 。凡 武 之兴 ,为不服 也 ,文化不改 ,然 后 加 诛 。”这里的“文德 ”与 “武 力 ”对 举 。类似的例 子 还 有,西晋 诗 人束 晳 《补 亡 诗 》:“文化内辑 ,武 功 外悠 。”南 朝 诗 人王 融《曲 水 诗 序 》:“设 神 理以景 俗 ,敷 文化以柔 远 。”可 见 ,“文化”乃 是以文德 教 化之意。反 映了中国文化尚 文抑 武 的精 神 ,也 是中国文化自 尊 自 信 的体现 。关于这一点 ,我们还 可 以追 溯到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