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调节》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免疫调节》选自高中生物必修3 第二章第四节。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免疫学的应用”四部分内容。分2 课时学习:第1 课时,免疫系统及免疫的类型;第2 课时,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及免疫学的应用。 随着课改的进行,新课标将免疫调节列为必修三的教学内容,其“具体内容标准”中包括“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可见,新课标将免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种方式。将免疫系统列为调节系统之一,突出免疫系统对于机体稳态维持的作用,意在从更深层次上揭示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对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揭示了机体内各个系统之间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说明了生命现象内在联系之间的普遍性。 另外,免疫学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将其放在必修模块对于全体高中学生“形 成积 极 健 康 的生活方式”是 不 可或 缺 的。 可见本 节在高考 中的地位很 重要。 (二)教学目 标 1.知识目 标: (1)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2)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 )通过探讨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机制。 (4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能力目标: (1)通过资料搜集、讨论的形式了解艾滋病及其防治。 (2)以图解、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学习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3 )培养从报刊杂志、互联网中直接获取资料或数据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了解艾滋病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了解艾滋病的病因和预防,认识到艾滋病患者是 HIV 的受害者,需要得到我们的关爱。 (3)倡导关爱健康、珍爱生命的生活理念。 (4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2 .教学难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一)学情分析: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 中就 已 经 涉 及,艾滋病、过敏 反 应 以及免疫学的应 用的相 关知 识,学生已 经 通过报刊杂志、广 播 电 视 等 传 播 媒 体有 所了解。学生通过初 中有 关免疫知 识和 高中一年级的生物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知识。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