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数学.下册 P28-29 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分析、归纳、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在数学活动中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鼓励猜想 1、出示图片……牛顿与“万有引力” 2、引入“牛顿因为一只苹果掉下来打到他的头上,大胆猜想,是不是所有物体都往下掉呢?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在平时也要学会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努力从中探索规律。 二、合作交流,探索猜想 (一)故事激趣,初次猜想 1、朝三暮四 猴妈妈给小猴们分配桃子,“早上给你们每人 3 个,晚上每人 4 个桃。”小猴们很不乐意,“太少了,太少了!”吵着要妈妈多分一些。猴妈妈说:“好的,早上给你们每人 4个,晚上每人 3 个。”小猴们拍手欢呼。听了这个故事,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我们能用数学的眼光说点什么吗? 3+4=4+3(小猴上当了) 7 7 2、初步感知,大胆猜想 出示:3+4=4+3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 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适时板书) (二)广泛举例,验证猜想。 师:这里是3 和4 的位置交换了,和没变。仅凭一个例子就得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结论,似乎草率了一点。我们不妨把这个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随即将生 1 的结论加上“?”) 师:既然是猜想,想不想知道猜的对不对? 生:想。 师:我们还得……举例验证。 1、举例要求: (1)任意两个数,求出他们的和; (2)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求出两个数的和: (3)比较两次的结果,判断式子是否相等。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小结:根据自己的等式,再次观察比较,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