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写不同的乘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3.在探索中,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由于学生对辨析、理清除尽和整除的关系、整除的两种读法等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明确了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时,必须是以整除为前提,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独立存在。所以本节课的教学我把重点定位于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课时: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第一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1.学生每人准备12 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一张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1.操作激活。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 生:自然数,小数,分数。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 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 2.全班交流。 1×12=12 2×6=12 3×4=12 12×1=12 6×2=12 4×3=12 12÷1=12 12÷2=6 12÷3=4 12÷12=1 12÷6=2 12÷4=3 师:在这 3 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 生汇报。 师:(指着第②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 p12。 师:2 和 6 与 12 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 生:2 和 6 是 12 的因数,12 是 2 的倍数,也是 6 的倍数。 师:也就是说,2 和 12、6 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师:说得真好,从上面 3 组算式中,我们知道 1,2,3,4,6,12 都是 12 的因数。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因数和倍数。 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