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个人社会关系资源的微观与宏观的连接:一个理论模型基于个人社会关系资源的微观与宏观的连接:一个理论模型 摘要:文章针对管理讨论中微观与宏观的层次连接缺失问题,从企业外部联系人的个人社会关系资源入手,构建了一个微观与宏观连接的理论模型,并结合这一理论模型提出了若干理论命题。 关键词:外部联系人;企业;企业联盟;关系资源;微观宏观连接 一、 层次连接的缺失及讨论的重要意义 现有的管理讨论,要么是站在宏观企业(或企业联盟)层次上来讨论企业(或联盟)层面的变量对企业(或联盟)的影响,要么是站在个人微观的层面上来审视个人的行为及其绩效结果,而对于个人微观层次上的因素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影响宏观企业(或联盟)层次的行为与绩效,却一直未能给予足够的关注。层次连接的缺失一直是管理讨论的一个重要缺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管理讨论的视野拓展。 从现实情况来看,企业当前面对的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这要求企业必须及时感知外部并与之保持紧密的互动与连接,进而通过这种连接猎取大量的资源。但企业本身是没有感知能力的,其中一个核心途径就是借助于自己的“外界联系人”(Boundary Spanner)来搭建起内外部连接的桥梁,并通过开发外界联系人与外部的各种社会联系以获得所需的资源。这种如何利用外界联系人的个人社会资源来为企业服务的讨论,是目前战略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这种讨论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而言尤显重要, 这是由于正式制度不完善引起的“体制缺失”, 外界联系人需要常常扮演正式制度的某种补充角色,而存在于外界联系人与外部个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等非正式性社会资源, 就成为企业在社会经济体系中获得“合法性”特征(Legitimacy)的重要基础之一。 讨论企业或企业联盟借助于外界联系人来与外部发生互动, 事实上牵涉到一个讨论层次的跨越与连接问题,即如何将微观层次上个人资源与宏观层次上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企业、企业联盟行为联系起来。正如上文指出的,这里所说的微观层次上的个人资源, 更大程度上是一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资源,因为假如是一种正式的工作联系,那么这种工作联系完全可以归结为企业之间的正式联系,从而可以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层次的因素,这其中不存在典型的微观与宏观的连接问题;而非正式的个人社会关系资源首先是属于个人的, 并不见得自然为企业或企业联盟的行为与绩效服务,在什么情况下、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