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讨论基于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讨论 摘 要: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想取得成效,必须在教育理论指导下进行深化的实践、探究。只要老师树立幼儿教育的整体观、素养观,持之以恒地把它渗透到课外、家庭、社会中,就一定能使幼儿协调进展,从而全面提高幼儿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培育目标 教育方法 听说结合 每逢幼儿园开学,都会有一批天真活泼的孩子蹦蹦跳跳地走进园门。幼教工作者怎样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把这些小苗苗培育成祖国的有用之材呢?“教育孩子难,教育幼儿更难!”许多幼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如何把这些淘气、娇气的“小皇帝”培育成为诚实、正直的孩子,培育成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我就如何做好幼儿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明确培育目标,了解幼儿特点 幼师的工作对象是一群刚离开日夜相伴他们的亲人及其熟悉的家庭环境的幼儿,而工作的目标,是把这些幼稚无知的孩子培育成为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一代新人,真是任重而道远。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下坚实基础,若基础打不稳固,那么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塑造。幼教工作者务必把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工作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仔细、切实地把它做好。 做好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先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实行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获得成功。 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基本心理特征。对幼儿的心理特征,陈鹤琴先生将其归纳为:(1)好游嬉的;(2)喜爱别人赞许他的;(3)好群的;(4)好模仿的;(5)喜爱野外生活的;(6)喜爱成功的等。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实行生动灵活的教育方法,才有可能被他们接受。 其次,要了解和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每一个人都有其鲜亮的、独特的个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幼儿也不例外,他们虽然年幼,但也明显表现出不同特点,存在很大差异,必须分别实行适当的教育方法,才能奏效。 二、讲究教育方法,积极启发、引导 明确了培育目标,了解了幼儿各方面的特点,我们便可以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学前阶段,德育主要是培育儿童习惯于遵守公共秩序和公共道德法律规范,如尊重别人,爱护别人,有礼貌,守纪律,诚实,善良等。根据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我认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