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孔墨教授之精神与大学教育:老教授给我们精神[摘要]蔡元培先生最早提出兼采欧美之长与孔墨教授之精神的现代大学理念。当代学者在重申和引述蔡元培先生的这一理念时,出现了或有意或无意的误读。这种误读实际上是对蔡元培先生的大学教育理念的反思和进展。当代大学教育应当立足当下、立足自我,在此基础上,兼采欧美之长与“孔墨之精神”。传统首先是专家之学,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是知识教育,然后才是陶养道德、模范人格与人文精神。唯有建立了与传统文化精神进行对话的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于现代大学教育产生意义才有可能。 [关键词]孔墨教授之精神;三个面对;知识教育 一、“孔墨教授之精神”的提出及其误读 把“孔墨教授之精神”与现代大学教育相联系,是蔡元培先生首先提出来的。蔡元培先生 1921 年在柏克莱大学中国学生会演说词中的一段话已经广为人知,常有转述者有意无意地增字减字,从而造成误读,所以不惮繁冗,俱引原文如下:“据此次调查结果,兄弟觉得,大学教育应采纳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今请略述欧美学制。德、法大学专重讨论学问,德国注重精细分折的讨论,法国注重发明新法的讨论。英国大学如乌克斯福及康白尼哲(乌克斯福及康白尼哲即牛津(Oxford)和剑桥(Compidge)的音译),重在陶养学生道德,使成为绪绅之士,其方法有二:(一)学校设许多规条,并定监学及罚款,以范围学生,而约束其人格。(二)提倡合群运动,使其将来在上有合群之精神,而不互相倾陷。美国大学之讨论学问,与欧洲大学一样,其提倡合群运动,亦与英同,惟无科条约束学生耳。美大学还有两种特色:(一)凡有用学问,如新闻学等,大学都可收入。(二)设夏科与校外教育,即无机会进大学者,亦可来习。 照以上所述之欧美教育新法,与中国古代教授法,兄弟觉得应参酌兼采,包括下列三种:(一)应包罗各种有用学问,及为真理或为求学问而讨论的学科。(二)陶养道德,一面提倡合群运动,一面用古代模范人格。(三)中国社会教育很少,应学美国尽量进展。”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学习西方大学教育制度和精神、推动中国大学教育的“现代化”是最为迫切的任务。蔡元培先生的本意大体上是要结合中国传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孔墨教育之精神,兼采欧美教育之长。这篇演讲词中“大学教育应采纳欧美之长,孔、墨教授之精神”一句常被论者引述,但引述者常常漏掉“孔、墨教授之精神”中的“教授”二字,变成了“孔墨精神”。郭齐家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