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实验室信息管理讨论 1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应用讨论 1.1 技术应用。1.1.1 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是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多媒体等高品质服务的新一代开放的基础网络,具备随时随地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能够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可以实现移动监测应用,使得管理者能方便实时的了解最新情况,并能第一时间进行响应和处理,可以实现和公众的互动和沟通,实现公众信息共享[5]。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lims 系统的监测任务会同步更新到现场监测移动端,监测人员根据任务安排进行采样,当完成采样时,将现场数据录入到移动端。通过 gps 定位,监测人员可以在地图中规划出采样路径,利用移动端在采样点进行拍照和摄像,确保监测点位的准确,同时通过蓝牙无线打印机与移动端相连,实现现场打印采样记录单。1.1.2 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是集传感、通信、存储、计算、控制为一体的数物复合系统,相对于传统的信息系统,物联网强调信息物理系统的融合,以及从信息感知到反馈控制的一体化,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是大势所趋。应用物联网技术,lims 系统仪器采集驱动通过工作流引擎将 lims 平台与大型仪器连接起来,通过 lims 平台的工作流引擎对仪器的驱动进行配置,可以采集仪器文件中任何数据,将采集过程通过流程化进行管理。通过分析仪器数据采集,系统将在分析的时候自动将采集好的数据与分析人员所需录入的数据进行匹配,减少了分析人员录入数据的错误 。1.1.3 大数据技术应用物联网实时采集的数据,各业务系统日常产生的数据等数量非常巨大,形成了大量的原始数据,该类数据没有经过整理分析,没有形成有价值信息,不能被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计算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商业智能、知识管理、数据可视化、数据服务等技术实现对数据的组织管理、分析发现、应用与服务,使各级决策者做出更有利的决策[6-7]。应用大数据技术,将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统一存储、分析及数据交换共享等功能,实现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满足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同业务部门对环境监测数据进行个性化的统计分析和报表需求,生成各类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评价分析、相关性分析,并支持以报告、图表等多种展现方式展现分析结果,结合 gis 技术,实现环境监测的空间可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