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记录包”的使用讨论小学音乐教学中“课堂记录包”的使用讨论 打开文本图片集 1 讨论缘起 记得有一次,我绘声绘色地导入新课,学生也被我带动的很好,然后我揭示课题: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漂亮的黄昏》。没想到班里的学生哄堂大笑,有捣乱的学生大声地说:“老师,你得了健忘症了吗?这首歌曲我们上节课就已经上过了啊。”说完朝其他同学得意地擠眉弄眼,我的脸一下子红透了。后来回想发现,其他平行班级都被学校进行的活动“侵占”了时间,唯独这个班级上课时间保证,但我忘记了,于是出现了开头的那个场景。 假如在一个班里多出现几次这样的场景,我想我的威信将会全无。纪律都管不好,何谈教学质量呢?这次事件过后,我就开始在我的笔记本上记录下这个班级的授课进度,就在名册上写上几月几日,上至第几页什么内容。这个记录很简单,但是功效却不小,这就开始了我的“课堂记录”。 2 “课堂记录包”的叙述: 《记录美学》里讲:所谓记录,是指已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所提供客观证据的图文资料。本文中的“课堂记录”是指在音乐课堂中或者课堂后,达到一定教育教学目标后的文字记录或音像记录。一本“音乐笔记”,每个班的“音乐课堂情况登记”,还有一本标注过的音乐书,几个录像片段,构成了笔者的“音乐记录包”。 3 “课堂记录包”在音乐教学课堂中的实施 3.1 记录教学常规,促进课堂管理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一些“教学常规”。这些常规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摸索的积累,是适合自己,提高课堂的有效方法。 (1)记录学生座位,保证课堂有序性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每届新接的班级基本有 7 个,每班 45 名新学生,我就要记住 270 个新的名字。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得记住名字,不然,老师叫学生就没有指向性。尤其在上课要指定哪个学生表演的时候,老师通常会用手指着哪个学生,说:“你来。”可是,学生并不一定知道老师指着他,很多时候会发生连续站起来 4、5个学生,但都不是老师想叫的那个学生。于是,纪律就开始乱了。尤其是在带一年级的时候,假如你不能叫出“捣乱者”的名字,一年级的小朋友是不会理你的。 每年我都会准备好一本“音乐记录本”,里面有我所教班级的座位表,里面记录学生的名字,更标注了一些特别关注的学生,还在名字后面标注学号。就放在讲台上或者钢琴上,这可是我的法宝,有了它,上课的时候,我总能轻松地叫出我想叫的名字,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时,学生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