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小承气汤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小承气汤_第1页
1/5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小承气汤_第2页
2/5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小承气汤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 小承气汤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 小承气汤 [摘要] 目的:分析经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初步探讨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方法:对 60 例胃肠术后住院患者使用小承气汤药膜敷脐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此药膜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结论:经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使用小承气汤药膜敷脐,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加快患者痊愈的速度。 [关键词] 小承气汤;敷脐;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XX)08(c)-077-02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疗法是将小承气汤中大黄、枳实、厚朴三味药按适当比例溶解于成膜材料(壳聚糖、明胶)溶液中,用流涎法制成,它对腹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疗效已通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60 例胃肠术后住院患者的观察得到证实。本文就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1 祖国医学对脐疗的认识 1.1 中医对脐的认识 中医认为,脐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它是母体于胎儿营养供给的唯一通道。故在《医学源始》中说:“人之始生,现于脐于命门,故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之形成也。薰脐,固蒂以培根本”。同时,叶海涛[1]在脐疗机制探讨中提出,气交通路效应,分为上下,脐居气交之中点,药物敷于脐中,可籍气交上下升,上通于阳,下通于阴,将药物施布于全身,直达病所。金殿春[2]认为,脐具有穴位全息性,它是一发育程度较高的全息胚,具有整体缩影这样的胚胎性质,它不仅是整体控制下的单位,同时,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主发育单位,脐的不同位点与整体或其他全息胚上的对应点组成一个同类集。因此,在疾病的过程中,利用不同性味的中药敷脐,既给全息胚脐中的全息穴位以刺激,又能修复病变部位的损伤和调节其异常,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脐后是小肠,接受腐熟之水谷,经消化吸收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其精微,肾间动气下出丹田,为冲任二脉上行必经处,因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肾气和脏腑虚实之变异,势必影响冲任,并通过冲任而形诸于脐腹,形成腹胀腹痛等胃肠症状。敷脐药物经皮吸收,通过浅表经络联系十二经脉,贯穿全身而达病所。 1.2 祖国医学对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由于手术、麻醉等多种因素导致的胃肠功能障碍,传统医学认为其机制为肠腑气机不畅、通降失调、气化失司、水湿停滞、气血瘀滞而导致肠腑不通,“不通则痛”,出现腹痛腹胀等症状。小承气汤药膜敷脐能通调肠腑气滞,促进功能恢复。 2 现代医学对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小承气汤药膜敷脐的作用机制探讨-小承气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