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师德调查的差异反思师德调查的差异反思 为配合中央财经大学《高校师德建设的要点和层面讨论》课题讨论,我们于 20XX 年底在本校 5 个学院近 300 名师生中,对师德问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一、师德调查概况 此次调查的规模不是很大,但充分考虑了抽样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单位样本涵盖了文、理、工各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数学、信息学等专业;学生样本根据在校活动的周期和特点,以二三年级学生为主,同时兼顾一四年级学生及硕士生;教职员样本则力求在性别、年龄、职业工龄、学历、职称等方面与全校教职员的分布情况相类似。 问卷设计主要围绕师德观念、师德现状和师德建设 3 个方面,力图了解师生对老师职业及道德的认识度,对师德状况及成因的评判度,对师德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途径的认可度。 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学校师生的师德观念比较明确,师德状况有待提高,师德建设需要加强。具体而言不同群体(老师、职员、学生)或相同群体(老师之间、学生之间)对同一问题的回答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主要表现为感受上的差异、认识上的差异和行知上的差异。 二、差异归类举要 1 不同群体之间的感受差异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受差异。对师德状况,选择“有所上升”的教职员比例要高出学生比例近 16 个百分点,而选择“没有变化”的教职员比例要比学生比例低了近 30 个百分点。对老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选择“较好”的老师比例比学生比例高出 18 个百分点,而选择“一般”和“较差”的老师比例分别比学生比例低了 13 个百分点和 5 个百分点。具体到教学表现的 10 个分项,老师选择“较好”的比例均高于学生比例,少则 4 个百分点,多则近 40 个百分点。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老师和职员之间的感受差异。对老师在教学环节中的表现,老师选择“较好”的比例比职员的比例高出 26 个百分点,而选择”一般”和“较差”的比例则分别比职员低了 23 个百分点和 2 个百分点。 2 不同群体和相同群体之间的认识差异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认识差异。对师德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学生认为主观上“育人意识淡薄”的占 55.56%,客观上“忽视对老师的培训”的占 43.33%。相对于同样的选项,老师选择的比例都低于学生 10 个百分点以上。在选择影响老师形象和威信的要素时,学生选择最多的是品德人格,而老师选择最多的是专业学识。 老师和职员之间的认识差异。对主观问题如“爱岗敬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