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道德品质教育新做法幼儿道德品质教育新做法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所有的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基础,基础打不稳固,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建立。可见,培育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对于他们的一生具有重大意义。而如今,越来越富裕的家庭环境造就的更多是一些性格自私、霸道、不合群、依赖性强等具有明显道德品质问题的孩子,不从小进行引导和教育必将贻误孩子一生。把对幼儿的道德品质教育作为幼教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是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依据特征、实施教育 1.基本的心理特征。陈鹤琴先生说过:“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妄施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功可言”。他将幼儿的心理特征,归纳为好游的、好听的、好群的、好模仿的、喜爱野外生活的、喜爱成功的、喜爱别人赞许的。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根据他们的这些心理特征,实行生动灵活的教育方法,让他们接受。如依据幼儿好表扬的特点,对其符合道德法律规范的行为,实行多样性的表扬方式(如点头、微笑、贴小红花等)给予及时强化。实践证明,肯定性评价较之否定性评价更能为幼儿所接受。 2.明显的个性差异。每个人鲜亮的、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幼儿期就已初步显现出来。如有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喜爱群体活动,有的孩子却性格孤僻,不合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特点,实行适当的教育方法。性格开朗的幼儿假如犯了错,老师当场给予指出,他们一般可以接受,而对于性格内向的幼儿,我们可以通过暗示,或过后个别交谈的方法来指出,既维护了幼儿自尊心,又能为其所接受。 3.不同的年龄特征。针对不同年龄班幼儿品德进展的特点,实施教育是开展幼儿道德品质教育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小班幼儿刚入园,任性、娇惯,品德教育应从常规教育入手,让幼儿服从常规要求,改变不良习惯。中班则是出现“告状”的高峰期,幼儿往往因没有能力处理发生于同伴之间的矛盾而频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繁向老师“告状”。此时的教育重点在于提高他们处理矛盾的能力,如:游戏中为了争当角色而争吵,我们引导他们通过“轮流”、“石头剪刀布”等多种方法解决此问题。大班幼儿对道德认识增强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我们可以更多地通过谈话、讲道理的形式,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实践接受教育。 二、创设环境,注重熏陶 1.有序的活动环境。幼儿的道德品质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