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服务总结计划市委办:**年,市行政服务中心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市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积极探索项目管理、审批环节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提高行政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营造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政务环境。截至**年11月20日共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15.5万件,其中即办件比重为70%,承诺件提前办结率98%。收到办事群众和单位赠送的锦旗58面、表扬信24封,收回服务对象评议表5850份,满意率达99.9%。一、**年主要工作及成效1、强化项目管理,规范环节运行按照市政府要求,今年以来,我们强化了对审批项目的运行监管,清理保留的审批项目除经批准之外,都能够在中心挂牌办理。在项目公示上,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规范项目名称。将挂牌运行的一些与法律法规称谓不一致的项目进行了名称规范,二是实施动态管理。根据法律法规的修订,及时安排项目进出。今年共有7个项目在中心停止挂牌,有10个项目依法挂牌,现有审批项目359个。为规范项目运行管理,中心紧紧抓住清理和精简审批环节这一重点工作,对入驻部门提出了审批环节和流程再精简、再规范的具体要求。在各部门的配合下,全部挂牌审批项目均已进行了办事环节的再清理,并逐一编排了审批流程,清理结果和审批流程及时在中心网站上公示,在清理项目环节工作中,共有300个项目精简了审批环节,42个项目由承诺件改为即办件。在项目日常管理工作中,中心将审批主线项目的主要环节纳入到监管范围:对基本建设审批链上的全部承诺办件推行了台账管理,审批窗口逐一登记办件人、审批内容、办件过程和结果发放等情况;对投资创业和招商引资项目,实行了否定报备制度,凡不符合或暂不符合办理条件的事项,窗口在书面告知服务对象的同时,向联络员通报备案,以便及时了解和协调审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使审批项目配套成龙,中心力推基第1页共8页本建设审批链上的重点部门相关科室整建制进中心办公。市规划局、国土局、市建委开发办、农委农机局等窗口都派出工作人员常驻中心办公。审批项目的配套和环节精简,进一步强化了中心服务功能,提高了审批效率。2、推行首席代表制,增强窗口功能从今年初开始,进驻中心各部门全面实行了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工作制度,应设行政审批首席代表的35个单位已按要求派首席代表到岗履职,窗口办件能力得到了增强。市建委、环保局、公安局、房管局、财政局、药监局、水利局等单位对首席代表充分授权,这些部门的多数项目首席代表拥有最终签批权,窗口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据统计,目前中心挂牌项目的承诺时限总体上达到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的要求。在中心运行的103个常办项目中,能在中心完整实施"一站式"服务的项目数由去年的19个增加到78个,占常办项目总数的75.7%;常办项目平均承诺时限由年初的7个工作日压缩到3.8个工作日;项目提前办结率达98%以上。为巩固实行首席代表制度工作成果,同时便于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中心先后两次组织开展了"首席代表回头看"和"办件大回访"活动,发动各首席代表对照《关于实行行政审批首席代表制的通知》(蚌政办[2006]79号文件)要求,认真查摆授权是否到位、履职是否合规。各位首席代表自觉按活动要求,书面总结了入驻中心后的工作情况。中心除在大厅发放服务对象意见征询卡(5700余份)外,还结合首席代表工作总结,对已办结的审批项目随机抽取回访,了解服务对象审批需求,核查审批服务效能情况。3、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加快工业项目审批速度按照《关于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绿色通道的意见》(市蚌政办[2006]80号)要求,中心对进入"绿色通道"的项目,提前介入,按照"特事先办、急事快办、易事即办"的原则,实行"联审联办,缺席默认;限时完成,超时默认"的无障碍行政审批服务。今年以来中心先后召开了15次联审会、协调会,为企业和投资商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指导企业办事,帮助企业准备相关资料;同时对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实行领办服务,对审批第2页共8页服务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为加快工业项目审批速度,从3月份开始,中心调整了工业用地办事流程:全市工业项目(含开发区)的规划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