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任性可不好【主题说明】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和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容易导致一些孩子任性,唯我独尊。任性的人难以与别人合作和友好相处,难以适应集体和社会生活,严重的将影响其个人健康成长。孩子任性行为的形成,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外,多源于教养方式不当和缺乏同伴交往机会。小学二年级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如果教师和家长引导得当,可以帮助学生改掉任性等不良习惯。本课教学设计旨在通过鲜明的爭例,引导学生分清自己能做和不能做的事,初步懂得有些事必须做,有些事不能做,学会简单分辨,不固执己见。【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任性的危害,形成初步的是非观念。2. 情感目标:体验任性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3. 行为目标:学会辨别是非,逐渐改正任性的坏习惯。【教学畫点、难点】1•重点:学会辨别是非,逐渐改正任性的坏习惯。2.难点:体验任性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消极情绪。【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书、配套图片。2•学生准备:学生用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节目标过程建议观察岛(热身暖心)认识到自己的任性行为是不好的。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小女孩和妈妈去玩具店时,吵闹着要买很多玩具,妈妈十分生气。2、请学生回忆:你以前有过这样的经历吗?1.此处教师可酌情调整活动方式。2.本环节用时不超过 5 分钟。删营(体验分享)引导学生认识任性的危害,形成初步的是非观念。活动一:任性的小花猫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活动一下面的图片,图片包含三个情境,第一个情境:小花猫与小狗、小彖、小兔、小牛等小伙伴开心地围坐在一起,轮流讲故事。第二个情境,轮到小花猫讲故事了,但小花猫却说:“哼,我不干!”,其它小伙伴都很生气,指贵小花猫任性、自私。第三个情境,小花猫仍然不肯讲故事,擅自离开了,其它小伙伴继续开心地玩游戏。2、教师可以自己讲解,也可以请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讲解故爭。3、听完故事后,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小花猫的行为让大家不开心?你喜欢这样的小花猫吗?为什么?4、学生交流、讨论。5、请几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6、教师总结:小花猫与小伙伴们一起分享故事,但当轮到小花猫时,它却不干了,说明小花猫自私、任性,因为它的行为,其它小伙伴都很生气,纷纷指责小花猫,小花猫任性地离开了,其它小伙伴继续开心地玩游戏。如果小花猫没有任性,轮到它时,它给小伙伴们讲了故事,那会是怎样的结局呢?活动二:故事新编7、小组同学合作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