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代城乡差距对消费的启示概述 本文作者:孙琳高劲工作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1.从储蓄动机方面看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主要包括预防性储蓄和遗赠性储蓄。对于低收入者来说,对于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的预防性储蓄不能完全得到满足,超出其收入承受能力范围的储蓄计划就无法执行。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预防性储蓄的范围会增加,储蓄的数额也会随之增多,以避开因发生意外事件对家庭造成影响。在居民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且已有足够的预防性储蓄后,还会开始为下一代进行储蓄,我国居民中这种遗赠性储蓄动机尤为突出,而且高收入者的遗赠储蓄倾向尤为突出。因此,高收入水平者在新增收入中进行遗赠性储蓄的比例就要远远高于低收入水平者。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高收入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倾向和遗赠性储蓄倾向要高于低收入居民。即高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者。2.从平均消费倾向方面看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消费收入方程可以表示为:c=c0+aYd 式中 c 表示消费,c0 表示自主消费,a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Yd 表示即期可支配收入。由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可知,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居民和家庭为了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必定消费大部分的收入。当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居民就开始进行储蓄,为日后人生阶段的消费和预防性需求做准备,从而实现效用最大化。因此,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下降。整理上式可得:c/Yd=co/Yd+a。其中 c/Yd 表示平均消费倾向。自主消费函数 co 是常数,边际消费倾向 a 也是常数。从上式可以看出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即期可支配收入 Yd 的增加而减小。因此,一个人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低,储蓄占收入的比重越高。因此可以推出高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低于低收入者。终上所述,假如收入分配极不均匀,收入集中于少数高收入阶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就会下降,从而抑制消费需求,使消费长期疲软和不足。 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全国城乡收入差距与社会最终消费率为了进一步确定城乡收入差距和消费需求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比率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x 作为自变量,以消费额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即全社会最终消费率 Y 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Y=a+a1x+ut。通过表 1 得到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