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当写作成为另一种安详(评论)当写作成为另一种安详(评论) 作者简介: 胡亚才,男,回族,1962 年 12 月生,河南固始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学作品 200 多万字。主要作品有小说集《真实的夜晚》,散文集《春天的角度》《另一种存在》《水的血脉》,诗歌集《一切如我们的虚拟》《我的城》,散文诗集《时间的缝隙》。部分作品被译为藏、哈等少数民族语言。散文集《另一种存在》获首届河南省杜甫文学奖。 散文创作,往往是一个地方文学创作的风向标。十多年来,信阳散文风生水起,对河南散文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信阳散文可贵的品质是真诚、细腻、个性,这与一批信阳本土散文写作者始终坚持文学理想及审美价值有关。其中,一些诸如詹丽、李梅、夏吉玲、于吉娟、易荣荣等女性作者的贡献不可忽视。 如今,文字的力量微弱,已经降到史无前例的最低点,小说如此,诗歌如此,散文亦如此。可是,如此窘况下,詹丽、李梅、夏吉玲、于吉娟、易荣荣们依旧兴致不减,老老实实、扎扎实实、真真实实地进行着散文的写作,实属不易。正因此,信阳的散文创作才“我心依旧”。因为她们始终信任,只要人还有心灵,还有真情,就会有文学存在,就会有散文存在。 这五位女作者的散文情感真挚,文字避开了华丽的辞藻,同时注重细节的描写,饱含着对人生命运和人世沧桑的慨叹,所写的各类人物可谓平凡的人驮着更大的世界。如此文字令人感动,与其说是一种情感的提醒,不如说是一种呼喊,一种比呐喊更温情的声音。 当詹丽从鸡公山上的学校来到山下的郝堂白桦叶楠图书馆,退休时节的这一跨越,在她想来已升至绮丽的精神花园,恬然自适,执笔而视,拥书而眠,终日里展露着舒心的笑意。从寂静进入喧闹之时,她就朝着未来后退,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寻觅一种接近疏离的人类境况的视角,书写趋向其创作及生活哲学的源头回归。放弃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转而捕捉既有外形更具内在的戏剧化图景。她植树、栽花、种菜、喂鹅、照顾猫狗、独守图书馆,等候前来借书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人;她读书、写作、雨夜听荷、清晨踏雪、黄昏凝望袅袅饮烟…… 如此写来,詹丽散文越发底蕴厚重,语言绵密,特定的信阳地理特征、风俗文化給詹丽写作以有力支撑。在她篇章中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心灵与自然的和谐、内心与自己行为的和谐。 对女性的信任与自信,使李梅从女性的视角出发,采纳内心独白的手段,用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将文本话语的大幕缓缓拉开,使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