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微观中的诗情画意微观中的诗情画意 宁肖波 盆景是立体的诗、无声的画,它物化着制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以及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根植于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盆景文化,体现了古人从自然山林到城市山林再到盆中山林的生活哲学和美学追求。一拳代山、一勺代水、一木代林,变城市、变居室为山林,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是传统园林文化与时代美学完美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园林博物馆展出的“盆盎生趣——清代盆景文化展”集结了百余件清代“盆景”题材精致文物,包括满饰珠玉且充满寓意的宫廷工艺盆景,盆景艺术三构件中的盆钵、几架,以及表现文人意趣的盆景主题书画等,集中反映了清代盆景文化进展的盛况及表现方式,从中不仅可见古人追求精致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内心夙愿,亦可管窥其园林生活方式,更可“以古鑒今”,用这一形式向观者传达在经济建设高速进展的新时代,如何营建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园林与园居生活。 碧玉琅玕 巧夺天工 肇始于汉代,历经魏晋南北朝进展初期及唐宋元各朝的不断进展,至清代 ,随着中国传统园林的集盛,中国盆景文化亦进入了成熟期,大量盆景艺术专著在这一时期面世。在传承和延续历代宫廷植物盆景陈设的基础上,清代宫廷出于对吉祥的世俗性渴求,出现了绚丽多姿的工艺盆景,其一般多为“御窑厂”或“造办处”所做,与之相配的盆钵及几架工艺用料亦极尽工巧,所代表的工艺水平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皇家品行。 清宫旧藏的铜錾胎珐琅菱花式盆芙蓉石梅花盆景颇具代表性。它通高 40 厘米,盆径 33 厘米,菱花式铜镀金盆,盆口朝外一圈饰蓝色“T”字纹,盆腹錾胎填珐琅缠枝花纹,祥云纹足底。盆面以碎宝石铺地,芙蓉石制成满树的五瓣梅花,烧蓝花托,铜镀金花蕊,旁衬灵芝玉片、青金石假山和铜片小草,精致异常。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君子高格 诗情画意 盆景艺术大多为文人喜好,究其因,盆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创作者美学思想的折射,这和文人作品中追求的“境由心生”“道法自然”之观不谋而合。在狭小的盆盎之间,植物、山石、水、土等因素都被给予无限的精神内涵。南北朝时,画家宗炳就运用画理缩景于盆,寄情山水,高枕卧游,在有限的空间内表现无限的诗意情怀。清初崇古之风大盛,文人将盆景艺术与书画美学、禅意思想、诗文古意等融合并发挥到极致。盆景中的花草树石、山水林泉在文人指端呈现千姿百态,其中的一草一木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情感,或超然世外,或自持傲骨,暗含了无限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