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微课程在小学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究微课程在小学心理辅导课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究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网络资源的覆盖、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构建信息化的课程教学形式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关注。微课程(microlecture),是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创设的课程形式,也是一种形式短小、简洁、片断化、知识点新颖、内容选择更加灵活的小视频,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强大的功能,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灵活高效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发情感体验,从而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 〔 中 图 分 类 号 〕 G44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 文 章 编 号 〕 1671-2684(20XX)32-0034-03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XX 年修订)》指出:“要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进展、网络资源的覆盖、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教育资源的全面开放,构建信息化的课程教学形式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结合当今网络数字化新型的学习方式,笔者尝试将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程引入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微课程(microlecture),是一种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创设的课程形式,也是一种时间短、目的明确,多依托媒体网络传播知识的一种小视频,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形式短小、简洁、片断化、知识点新颖,内容选择更为灵活,其强大的功能,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在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又能灵活高效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发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从而使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一、制造微情境,构建心灵氛围 因为心理健康课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体验,虽然微课的形式灵活多样,但并不是所有的主题都适合做成微课程形式,选择“微情境”显得尤其重要。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微情境”是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探究与尝试,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理念,通过制造积极的情境,为学生构建安全的心灵氛围,从而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美德。微情境中包含了“微主题”的选择和呈现方式。 (一)精选微主题 第一,“微主题”的内容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的选择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