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思维、语言,汇融共舞思维、语言,汇融共舞 〔咀嚼文字〕:可笑的南郭先生! 苏教版国标本语文第九册教材选用了一则家喻户晓的成语故事《滥竽充数》。这则成语故事通过简洁的内容,喻指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方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即以次充好。故事中的主人公南郭先生更是令人捧腹,读来使人回味。 在该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紧扣文字,推敲琢磨,学得兴致盎然,所以在讨论沟通时很快就抓住了文章主旨。特别是读到文章结尾处:“南郭先生只好逃走。”很多学生在读这句话时竟窃笑不已。是啊!你看插图中那个满面羞红,掖竽暗蹿的南郭先生是多么可笑啊! 〔放飞想象〕:南郭先生逃走后…… 听着孩子们特意夸张的声音,看着他们可爱多感的笑脸,我也忍俊不禁,心生一念:我何不让孩子们也来一篇《南郭先生逃走后怎样》?于是我顺水推舟:“同学们,齐泯王喜爱听人单独吹竽,南郭先生面对这样的齐泯王只能灰溜溜地逃走了。请你展开想象思考一下:南郭先生逃走后会怎样呢?请你把这个故事续编下去。” 孩子们一听让他们续编故事,劲头十足。他们埋首疾书,一挥而就。翻开作业本,我一一拜读,不禁汗颜。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令人惊喜。以下就将学生续编的故事略作归纳,摘要简述,不妨一读: 史大伟同学(传统情节版):齐泯王发现南郭先生逃走后,龙颜大怒,派亲兵追逃缉拿。最终南郭先生被捕,齐泯王为正明律,将南郭先生处死,后来人再也不敢以身试法。 包玉芳同学(善良温情版):南郭先生逃走后,齐泯王气愤异常,派兵抓回南郭先生,以欺君之罪准备将其斩首。此时,有大臣为之求情,认为南郭先生只求度日衣食,虽为欺君,但罪不至死。齐泯王听得有理,便颔首应允,赦了南郭先生的死罪,只发配流放而已。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王月香同学(柳暗花明版):逃走后的南郭先生内心忐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悔不当初,为赎前罪,进深林寻觅传说中隐逸的吹竽高人,拜师学艺。寒来暑往,几载春秋转瞬。南郭先生学成归来,再次进宫,向齐泯王细述自己痛改前非的过程以及此时立志效忠的肝胆之心。齐泯王念其知错就改的向善之心,龙颜顿悦,立即让其单独吹竽,侧耳倾听,果如天籁之音,心中一喜,不但没有治罪,反而高薪录用,设为首席。从此,南郭先生凭借真才实学使一家人过上了真正幸福的生活。 文海涛同学(执迷不悟版):南郭先生见齐泯王喜听独奏,暗自思忖:混水摸鱼的日子已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