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升五年制高职教育总就业率的途径提升五年制高职教育总就业率的途径 摘要: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生总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因此,学校既要在签约就业方面又要在灵活就业方面做文章。探讨提升总就业率的新途径、新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关键词:就业率 优势 培育模式 素养教育 师资队伍 学生就业是五年制高职教育可持续进展的生命线。就业率高必定使学校始终保持旺盛的进展势头,否则学校的进展就会面临生存危机。而提高就业率必须同时在专业对口签约就业和灵活就业(含升学出国)两方面寻找突破口,轻视灵活就业就等于几乎抛弃了学校的半壁江山。根据 09 年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统计数字,某高校的护理专业灵活就业率达 32.07%。因此,探讨就业率“两手抓”的途径势在必行。 一、提高专业对口签约就业率 (一)充分发挥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 1.五年制高职教育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贯穿和有机衔接,可以优化专业人才培育方案,避开损耗,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益。 2.连续五年的修业年限使学校便于统筹安排实训计划,延长技能培训时间,培育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3.专业设置具有针对性,课程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4.学生入学时未成年,可塑性强,有利于职业素养的形成,使其具有良好的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 5.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强。学校实行模块化课程体系,适应不同的培育目标,有利于学生实现一专多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不同岗位的机会。 (二)积极探究人才培育模式 1.“企业配合”模式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人才培育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育任务,企业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协助完成人才培育的部分任务。可采纳“4+1”、“3.5+1+0.5”、“2+2+1”等教育模式实施教育教学,教学至少有一年的时间在企业进行,学生在学校、企业指导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部分专业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这样学校可为企业输送优秀的预备专业人才。 2.“校企联合培育”模式 企业参加人才培育的全过程,校企联合,可采纳“学工交替”、“订单培育”、“给企业冠名权”等模式共同培育人才。“学工交替”模式是指学生在校进行课程学习与到企业顶岗实践交替进行。“订单培育”模式是指企业与学校签订用人及人才培育协议,学校针对用人单位的要求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此模式,学生可直接进入就业岗位。“给企业冠名权”模式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