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时期幼儿教育新模式探究新时期幼儿教育新模式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担负着学前教育重要责任的幼儿老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是一个专业性、应用性很强的工作。幼儿老师面对的是学前儿童,他们年龄小、身心正处于快速进展的时期,环境的适应性、行动的独立性较弱,而个体兴趣和需求差异却很大,这就要求幼师必须具备且运用其核心能力去引导幼儿,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平常的工作中,不断的强化幼师自身的核心能力,以便于更好的呵护每一个幼儿,引导着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老师;因材施教;教学模式 一、幼师对幼儿的理解能力 有这样一个故事:蔡振超小朋友平常不怎么喜爱说话,就是说话也是细声细语,这也是他有待改善的地方。但是这个也成为了他的优点,因为吃饭和睡觉时。 在一次吃饭的时候,几个小朋友叽叽喳喳的在讲话,老师趁机对小朋友们说:“我们小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蔡振超最乖也最好,他从来不在吃饭的时候讲话,饭也吃得很好,希望其他小朋友多向他学习。”然后蔡振超露出了自豪的微笑。上课的时候老师发现他不发言,就故意表扬了积极发言的小朋友,然后问他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等他答对了就加以表扬。这样久而久之,他就会变的开朗和自信,不爱说话的缺点也就会逐渐的改正了。 但有的时候蔡振超小朋友还很执拗,八头牛都拉不动他。一次老师趁他心情好的时候跟他聊天:“超超,你是个很能干的小朋友,许多老师都特别喜爱你,但是还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只要你改了,会有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喜爱你。”他急切的看着老师,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后来又一次,当他的执拗劲上来的时候,老师在他的耳边轻轻的说:“老师希望超超成为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他一下子就明白了,改变了自己的态度,痛痛快快的根据老师的要求去做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老师对小朋友的理解,不单单是说对幼儿某句话或者某个行为的理解,更应该是对小朋友个性特点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教育小朋友的合适方法。在上边的故事里,老师对蔡振超小朋友的个性特点理解的很准确,不爱说话和执拗。老师巧妙的运用表扬他的方法使得小朋友树立了自信心,并且在课上主动为他提供发言的机会,增强他的自信心。对于小朋友的执拗,老师则选择了适当的时机,指出小朋友的错误并让他加以改正,这也就给了小朋友一次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在整个过程中,老师没有一句指责,而只是在小朋友的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