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第1页
1/5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第2页
2/5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_第3页
3/5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历史博物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历史博物馆――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中国陶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各种盛贮器具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传统医学的进步和进展。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是著名唐代诗人贾岛的诗《寻隐者不遇》,将这句诗洋洋洒洒地用行草书写在药罐上是再合适不过了。诗中隐者以采药为生,济世活人,隐逸云山,远离喧嚣浮躁的闹市,与青松为伴,与童子相依。诗中表达了贾岛对隐者的钦慕之情。这种含蓄的诗文表达方式,常常被书写在磁州窑的瓷器上,形成别具一格的陶瓷装饰。 磁州窑蕴含的医药文化 在邯郸市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几个保存完好的药罐,上面的“木香顺气丸”、“神芎丸”,字体斜着书写在药罐上,字体少的两边还用牡丹花、梅花点缀,整体布局舒朗有致,赏心于人。另有一件是私人收藏的晚清民国时常用的霁蓝色釉的药罐,为了令字迹更突出,在蓝釉上施了一层磁州窑常用的白色化妆土,上书“仁林药材局自制”字样。 这些药罐一般都是当时药铺定烧的产品,书写着各种各样的药名。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柜台上,什么药一目了然,为药铺带来了一道不可多得的风景。人们再从药罐中闻到散发出的阵阵药香,药未吃病就先好了一半。 陶器贮存药物和煎蒸药物的良好习惯,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但那时只是单味药,没有复方药,更没有成药。到了宋代,王安石于熙宁九年(1076 年)在京城开封创立了一所太医局卖药所(又名熟药所),专门出售成药和中药饮片。成药比生药更便于医生和病人掌握使用,这是我国医学的一大进步。 既然成药出现了,宋代又是瓷器繁荣时期,所以宋元时期瓷质药罐也就应运而生了。瓷器贮药,置久而不易变质;用它来煎药,也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应,明显优于铜、铁等各类器皿。但瓷器易碎,保存下来的已经不多了,所以这些坛坛罐罐在当今都是非常宝贵的文物,为我们了解当时的酒文化、药文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陶瓷的运用更是十分广泛,比如盛接小便的溺器虎子、讲卫生的唾盂、吃饭用的饭碗,都是陶瓷用品,其优点是釉面光洁,容易洗刷和不易沾污,这些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清洁卫生类文物,反映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形成的卫生习俗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对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都大有裨益。 此外,瓷枕的制作和使用反映了心灵手巧的窑工来自于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