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此是人间祭灶时

此是人间祭灶时_第1页
1/4
此是人间祭灶时_第2页
2/4
此是人间祭灶时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此是人间祭灶时此是人间祭灶时 打开文本图片集 谁能却学痴儿女,深夜潜烧祭灶香。 ——【宋】刘克庄《岁晚书事十首》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宋】孙纬《献寿诗》 灶神,也称灶君(《战国策·赵策三》),唐以来民间又称之为灶王(唐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是中国民间信仰最普遍的神,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户户都要供奉。岁末腊月祭灶的习俗,尤为人熟知,它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灶神的来源 灶是烹饪食物的专门场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曰:“灶,炊灶也。”清段玉裁注:“炊者,爨也;灶者,炊爨之处也。”即,烧火做饭的地方叫灶。东汉刘熙《释名·释宫室》说:“灶,造也,制造食物也。”生冷的食料要变成美味可口的食品,离不开灶火。中国人很早就发明了炊事灶具,据宝鸡福临堡仰韶遗址发掘报告(1984 年),仰韶文化时期中国就有了构思精致的釜灶,双釜与灶连体,且共一个火门,灶顶设有八个排烟。现在一些乡村还沿用的炊灶形制在汉代已广泛流行。民以食为天,从原始石烤到“瓦鬲煮食”,再到釜鼎烹调,灶火之功确实很大。人们对密切关系日常生活的事物,往往有特别的情感。在神灵信仰流行的上古时代,人们自然将它们奉为神明。神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灶神的出现,以及将灶神看作居家火神,合乎当时人的心理。 灶神在先秦列为国家的五种祀典或七种祀典之一。五祀,殷商时已出现,《礼记·曲礼》郑玄注:“五祀:户、灶、中、门、行也,此盖殷时制也。”《礼记·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曰国门,曰国行,曰泰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厉,曰户,曰灶。”又说:“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论语·八佾》:“与其媚于奥(屋内西南角的神),宁媚于灶。”炊灶,同百姓的生活关系密切,故祭灶神很早就成了民间的一项重要祭祀活动。 古代灶神,最初以为是火神炎帝、祝融。《淮南子·论训》:“故炎帝于火,死而为灶。”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八《祀典》引古《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炎帝为火德之帝,祝融为火官之神,故同有灶神之说。炎帝为三皇之一、祝融为五帝之一,按祭法,当用燔柴燎祭于四郊,祭火神于灶陉,不合古礼。故《礼记·礼器》曰:“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郑玄注:“奥,当为爨字之误。”“老妇,先炊者也。”据郑注,求《礼器》文意,即是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此是人间祭灶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