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_第1页
1/6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_第2页
2/6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_第3页
3/6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宁夏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回族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 1/3。绚丽多姿的回族歌舞、器乐,特色鲜亮的回族服饰、饮食,丰富多彩的回族民俗、工艺等构成了宁夏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资源。这些资源在学校的开发利用情况如何?笔者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文献查阅等方式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1.观念层面:回汉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但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误区 为了了解宁夏师生对回族文化的认同感,笔者就最能体现回族文化特色的回族节日、礼仪习俗、音乐舞蹈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师生明确表示喜爱回族各类文化的比例大都在 70%以上,只有 6%左右的人表示不喜爱回族文化。可见,宁夏地区的师生对回族文化持有较高的认同度。而且,师生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意愿程度也较高,表示非常希望了解和希望了解回族文化的老师、学生多达78.1%、83.1%、尤其对回族历史、礼仪风俗、民间工艺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且他们对回族文化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75%以上的师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与回族文化相关的课程。那么,从宁夏现行的教育来看,师生对回族文化本身的了解如何呢?调查结果显示,回族师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社区文化的影响,70%左右的人对本族文化了解或非常了解,而超过 70%的汉族师生对回族文化不太了解或不了解。一方面是师生对回族文化比较认同,另一方面却是对回族文化疏于了解。这种矛盾状况的存在主要源于我国单一的课程文化,这种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汉族文化为核心的大一统的课程模式,仅体现社会主流文化,而忽视其他民族、地域、群体等非主流文化的传承,这不仅导致课程在民族地区缺乏适切性,也使回族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逐渐被忘却甚至消逝的命运。比较可喜的是接受访谈的很多校长、老师都认为宁夏是回族地区,学校有传承回族文化的责任,尤其是以回族中小学冠名的学校,大部分都已经进行着回族文化的教育实践探究。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但目前有一个事实令人忧虑,尽管宁夏 20XX 年就开始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验,但不少老师依旧对课程资源开发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老师认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专家的事情,与己无关;有老师认为回族文化回族自己了解就可以,学校没有传承的责任;有老师认为开发回族文化课程资源就是编写教材,给学生讲述少数民族文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与对策-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