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七个特点: 二、木构架特色 “梁柱式建筑”的构架制型制:立柱四根,上施梁坊,牵制成一间(前后横木为坊,左右为梁)斗拱为结构之关键,并为度量单位。 2、斗拱:斗拱的功用------用伸出的拱承受上部之荷载,转于下部立柱之上,是大建筑物所比用的) 3、东南大学潘谷西教授编的中国建筑史提出七点: 四、建筑群的组合:中国建筑的完整印象,必须与它的院落综合考虑。庭院是中国古代建筑群体布局的灵魂。 4、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七个特点: 六、建筑类型多 1、居住建筑 2、政权建筑及其附属设施 3、礼制建筑4、宗教建筑5、商业与手工业建筑6、教育、文化、娱乐建筑 七、工官制度的实行: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周至汉国家最高的工官称为“司空”,汉以后称为“将作”。 历史上著名的有作为的工官: 隋:宇文凯,隋代都城大兴城的规划出自他手; 宋:李诚,他的突出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宋徽宗朝将作少监,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 5、汉代建筑的特点及成就: (1)抬梁式、穿斗式两种主要木结构已形成。(2)多层木架建筑比较普遍 (3)当时仍未解决木构架的大空间建筑问题 (4)斗拱的形式已成形式,其结构较后世简单 (5)中国木建筑五种屋顶形式在汉代均已出现: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 6、依清代屋顶之规制,屋顶等级分为: 1、重檐庑殿 2、重檐歇山 3、庑殿 4、歇山 5、悬山 6、硬山 7、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1279 年 隋 581—618 年 1、 大兴城------隋文帝时建,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该城建设对建筑史最大贡献有三点: 其一,将宫殿、官署、民居三者区域划分,设东西两市为交易中心: 其二,全城街道是棋盘形网格设置 其三,以坊作为基本单位,为一小城,坊西面辟门。 8、赵洲桥(河北赵县安济桥)造桥者--------李春:赵洲桥是世界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空腹拱桥) 9、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也是世界现存最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保存至今的唯一木塔,是古代木构高层建筑的实例。 10、第二部分 城市建设:概说《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翻译:建筑师营建都城时,城市平面呈正方形、边长九里,每面各大小三个城门(设立两个侧门)。城内有九纵九横的十八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