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 SGR/IQC/WI-01 版 本 号 A0 标 题 五金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时期 2009年 6 月 1 日 页 次 第 1 页 共 6 页 拟 制 刘 健 审 核 批 准 受控印章: 1、 目的:规范、掌握五金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 2、 适用范围:桑格尔所使用的五金材质的检验 3、 检验仪器:菲林尺、游标卡尺、塞规、色卡、3M胶纸、酒精(97度)、1KG砝码。 更 改 记 录 版本号 更改内容 更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作 业 指 导 书 文件编号 SGR/IQC/WI-01 版 本 号 A0 标 题 五金检验与试验作业指导书 生效时期 2009年 6 月 1 日 页 次 第 2 页 共 6 页 拟 制 刘 健 审 核 批 准 4.0 基本定义 4.1 A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及丝印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及吸引视觉的表面); 4.2 B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线偏转45°~ 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4.3 C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4.4 Δ E (Delta-E):在均匀颜色感觉空间中,人眼感觉色差的测试单位。当 Δ E 为1.0时,人眼就可以感觉到色彩的变化了。这种测试方法用于当用户指定或接受某种颜色时,产商用以保证色彩一致性的量度。 5.0 不良缺陷定义 5.1、不良缺陷 5.1.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5.1.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5.1.3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5.1.4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5.1.5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5.1.6 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5.1.7“R 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5.1.8 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5.1.9 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5.1.10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現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5.1.11 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5.1.12 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