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模具调试维修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 模具在调试维修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产品的交期和模具的使用周期。 模具调试目的在于发现模具设计及制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原设计,加工与装配中的工艺缺陷加以改进和修正,制造出合格的产品来。通过是试模与调整能出不提供产品的成形条件和工艺规程,验证模具质量和精度,作为交付生产的依据。 试模前的注意事项 1.试模材料的性能与牌号,厚度均应符合图样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发现模具调试人员手中无产品图的现象,在今后的调试过程中,应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 2.模具在调试前务必仔细检查,防止一些无关的制品及零件附在模具上,防止模具损坏。模具必须在冲压设备上固紧,上好后应在检查后再调试,以上两点在模具调试之前应做的准备。 试模中常见的弊端及解决方案 1.制品毛刺大 产生原因:1.若产品剪切面上光亮带过宽,甚至于有时候出现两个光亮带和被挤出的毛刺,说明间隙过小,若产品剪切面上光亮带太窄,踏角较大且整个断面又有很大的倾斜度,产生断裂毛刺,则表明间隙过大,此时均应重新调整冲裁间隙,此类问题在精加工零件时产生几率较小。 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不均匀也会产生毛刺,对于料后的材料可根据剪切面光亮带的均匀成都来判断。在实际的调试过程中,毛刺的现象应该在调试之前就应该加以解决。在模具装配过程中完全可以发现以上的现象。若能保证模具装配的精度机油合理间隙的冲裁,毛刺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的。另外注意一点,在模具装配过程中,工程人员应该仔细检查落料孔是否足够,有无漏加工现象,让位部分是否足够及有没有遗漏的地方,应该尽量避免在模具调试过程中再花时间和精力解决类似问题,这是一个合格工程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2.跳屑压伤 这是在模具调试中一个老大难题,不光是在模具调试中,就是在日常生产中也是一个非常容易产生的问题。 跳屑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废料和凸模之间的吸附力大雨废料和凹模的摩擦力和废料的重力,特别是薄板小经冲裁,滞留在凹模内的材料和凹模之间摩擦力较小容易引起废料上移,其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a.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过大时,容易引起废料上移 b.由于凹模的直段部分过于光滑 c.凹模的直断面过良,存储的废料过多,向下摩擦力增大 d.废料下落不顺畅,碰到凹模刃口下面的零件,造成肥料堵塞 e.薄板冲裁时,冲裁废料的形状大而薄,紧紧吸附在冲头下面 f.使用高粘度的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