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浅析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摘要:本文梳理了外汇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观点、内容和实证讨论成果,并通过比较传统的宏观的汇率理论,探讨以订单流为基础的微观结构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和未来展望。 关键词: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外汇市场;订单流 一、前言 当前流行的传统金融理论,是从宏观的视角来看待金融产品价格的决定因素的。近年来,市场微观结构理论逐渐兴起,如一位学者所说:“一个相对长的时期内,在一个经济基本面正在发生变化的经济体中,宏观经济基础如相对货币供应量或者相对货币流通速度等低频率宏观经济变量看起来是汇率运动的最重要决定因素。而同时又存在着大量的而且持久的汇率运动,在很大程度上无法用宏观经济变量来解释。”(Frankel and Rose,1995;Taylor,1995;Flood and Taylor,1996) 对此,本文针对汇率市场这一方面,先总结主要的传统汇率决定理论,然后比较微观结构理论,分析传统理论的不足之处,并对理论的未来进展做出展望。 二、传统汇率决定理论回顾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 作为经典的汇率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理论包括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均衡汇率应等于本币与外币购买力之间的比率。该理论认为:一国货币的价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由单位货币在国内所能买到的商品或劳务的量决定,即由它的购买力决定,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相当于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而购买力的大小是通过物价水平体现出来的。 相对购买力平价是对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进展,其主要观点是:两国将根据各自通货膨胀率的差异而相应地调整货币的汇率。换言之,两国之间的相对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货膨胀决定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 从总体上看,购买力平价理论为汇率的形成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和逻辑基础,但是其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运输成本、贸易壁垒等其他因素,与现实世界的情况有较大差异,因此难以正确预测汇率的变动。张晓朴(20XX)通过实证讨论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不适用。他将原因归结为人民币汇率制度存在的缺陷,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进展水平、消费结构等的不同等因素。 (二) 利率平价理论 该理论由凯恩斯等著名学者提出,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若两国利率存在差异,人们便有动机将资金从低利率国抽出,并投向高利率国,以猎取更高的利率。套利者在利用两国不同利率进行套利时,往往与掉期业务...